老林那雙隻會看火候和數鈔票的眼睛,此刻變成兩台精密的生物掃描儀,在陳品身上無聲地上下遊走。
這眼神,根本不是在看一個食客。
他的大腦中,一個簡陋卻嚴謹的分析麵板正在瘋狂刷新數據。
【掃描目標:陳品】】
【體重估算):74kg】
【體脂率區間):1618核心區域肌肉密度偏低,有脂肪堆積傾向)】
【近期狀態分析:高強度體力消耗後,肌糖原儲備不足,電解質紊亂,急需能量補充與恢複。】
三天的魔鬼特訓,那些枯燥的營養學視頻和生理學術語,在他腦海裡活了過來,瘋狂地排列組合。
如果說剛才那道“熬夜回血餐”是照本宣科的模擬考。
那麼現在,就是實打實的臨床手術。
老林深吸一口氣,胸前的速乾衣被撐得更緊了。
他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衝進了半開放式的後廚。
啪!
一聲脆響,是他手掌拍在不鏽鋼操作台上的聲音。
戰鬥開始。
陳品端坐在桌前,一手舉著手機,鏡頭死死鎖定後廚。
他像一個驗收最終成果的導演,又像一個等待開席的食客,表情玩味。
“家人們,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看看高利貸……哦不,天使投資的力量,究竟能把一個中年人逼到什麼份上。”
話音剛落,老林的第一個動作,就讓陳品差點把手機扔出去。
他沒有去抓那把用了十幾年的大鐵勺,而是從消毒櫃裡,無比鄭重地捧出了一個——高精度電子廚房秤。
【???】
【我瞎了嗎?電子秤?在沙縣小吃裡??】
【這玩意兒不是蛋糕店或者健身餐工作室的標配嗎?老林這是要配火藥?】
【我就是想吃個拌麵扁肉,至於稱重嗎?內卷已經到這個地步了?】
陳品在心底吹了聲口哨,臉上滿是“作品初見成效”的得意。
腦海裡,小饞貓懶洋洋的聲音也響了起來:
【哦?這個凡人總算開竅了。想要構建一份穩定的能量餐品,精準的量化是第一步。雖然手法笨拙,但至少能保證最終的成品,不是一堆能量比例失衡的垃圾。】
老林對外界的喧囂充耳不聞,他的世界裡,隻剩下數字。
“陳老師昨日消耗過大,今日急需補充優質碳水和足量蛋白質,促進肌肉恢複和糖原回填。”
他嘴唇翕動,低聲默念。
一隻雪白的瓷碗被放在電子秤上,去皮,歸零。
老林轉身,從全新的保溫飯桶裡舀出一勺米飯。
鏡頭拉近,能清晰看到裡麵混雜著紫米、糙米和少量的燕麥。
“複合碳水,低gi值,提供持續穩定的能量釋放,避免餐後血糖峰值過高導致的胰島素抵抗。”
他持勺的手沒有一絲顫抖。
“180克。”
電子屏上的數字精準地定格在180.0g,一粒米不多,一粒米不少。
【不錯的複合能量基底,比單一的精煉碳水結構穩定多了。】
小饞貓難得地給出了正麵評價。
緊接著是蛋白質。
老林拉開冷藏櫃的最下層,那裡靜靜躺著幾塊早已預處理好的雞胸肉,表麵帶著淡淡的香料色澤,顯然經過了低溫慢煮,絕非那種水煮到發柴的“健身枯草”。
“去皮去脂,純粹的肌纖維。”
老林拿起一把鋒利小刀,動作迅捷而精準,剔除了雞胸肉邊緣那一絲絲殘留的白色脂肪。
上秤。
“150克。按照每千克體重1.5克蛋白質攝入標準,這一餐提供約35克優質蛋白,達標。”
咚、咚、咚。刀起刀落,雞胸肉被切成了厚度完全一致的薄片。
老林擰開旁邊一個全新不鏽鋼湯鍋的火,裡麵是清澈見底的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