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們也不是完全不吃。山裡的野豬、野鹿,偶爾還是會偷偷吃一點,但絕對上不了台麵。在長達一千二百年的時間裡,東瀛的官方飲食文化裡,幾乎是見不到‘肉’這個字的。”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他指了指桌上那些精致的空盤子。
“當一個國家的廚子,一千多年都沒機會正經處理牛肉、豬肉這些大開大合的食材時,他們會把精力用在什麼地方?”
“隻能是魚,是貝,是蔬菜。”
“他們會把一條魚研究到極致,把一片蘿卜雕琢出花來。因為沒得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東瀛料理為什麼如此講究刀工、擺盤,如此追求食材的‘本味’和‘季節感’?因為在漫長的曆史裡,他們手裡能打的牌,就隻有這麼幾張。隻能在螺螄殼裡做道場,把一條魚玩出一百種花樣。”
【我悟了!怪不得他們的菜都那麼一小點一小點的,因為壓根就沒什麼正經東西吃啊!】
【原來所謂的‘匠心’,是被逼出來的……這信息量太大了,我腦子有點轉不過來。】
【所以,今天這頓飯沒有肉,不是廚子不想做,是老祖宗不讓做?】
陳品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個弧度。
“那倒也不是。這個持續了一千二百年的‘緊箍咒’,後來還是被解除了。”
“你們猜,是誰乾的?”
【誰?哪個天皇想開了?】
【肯定是華夏又去了個吃貨皇帝,告訴他們肉很好吃?】
陳品沒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壓低了聲音,帶上了一絲神秘感。
“是美利堅人。”
“1853年,美利堅海軍準將佩裡,開著幾艘黑色的蒸汽鐵甲船,停在了東瀛的港口,史稱‘黑船來航’。”
他做了個“亮肌肉”的動作。
“人家沒多廢話,就是亮了亮船上的大炮,然後提出要求:開港,通商,順便……”
他話鋒一轉,模仿著一個粗魯大兵的口氣。
“……給我們弄點牛肉吃。”
陳品的聲音帶著一絲嘲諷的笑意:“麵對著船堅炮利,東瀛人持續了一千二百年的‘素食信仰’,瞬間就崩塌了。彆說牛肉了,你就是要天上的龍肉,也得給你現抓去。”
“當然,光靠美國大兵天天喊著要吃肉還不夠。得有個人,從上到下地把這個規矩給破了。”陳品豎起一根手指,晃了晃。
“明治天皇,聽過吧?這位老哥為了推行‘明治維新’,搞那個‘富國強兵’,也是拚了。他尋思著,為啥洋人那麼壯實?一看,好家夥,天天大口吃肉。於是,他做了一個震驚全國的決定。”
陳品清了清嗓子,模仿著新聞播報員的腔調:“公元1872年1月24日,明治天皇,親自,公開地,吃下了牛肉!”
“這在當時,不亞於往寺廟裡扔了個炸彈。天皇都帶頭吃肉了,你們這幫老百姓還端著乾嘛?這就是最高指示,比任何一道法令都管用。從那以後,肉食才算在東瀛真正解禁,並且迅速流行開來。你們現在吃的壽喜燒,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可以說是為了吃牛肉才火起來的。”
【我靠!天皇親自下場帶貨吃牛肉?這直播效果拉滿了!】
【一頓飯改變一個民族的飲食習慣,這才是真正的‘國宴’啊!】
【所以壽喜燒的曆史其實並不算長?又一個冷知識增加了!】
陳品攤了攤手,總結道:
“但即便如此,那種‘不吃肉才是高雅’的文化慣性,還是太強大了。它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了他們的傳統高級料理,比如咱們今天吃的這種懷石料理的基因裡,成了一種路徑依賴。”
陳品做完總結陳詞。
【……我今天真的是長見識了。】
【一個華夏皇帝開頭,一個美利堅大兵結尾……東瀛人的吃飯史,也太憋屈了哈哈哈哈!】
【我宣布,這堂曆史課,價值千金!品神牛逼!!!】
腦海裡,小饞貓已經氣得快要數據亂碼了。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就因為一個愚蠢凡人的個人喜好,害得本神今天隻能吃這些能量稀薄的破魚!那個叫梁武帝的,還有那個叫佩裡的!本神記住你們了!都給本神等著!】
陳品懶得理會它的無能狂怒。
就在這時,包間的門被再次拉開。
那位女將,邁著優雅的碎步走了進來。
這一次,她沒有端來任何小巧玲瓏的盤子。
她的手裡,捧著一個古樸的木製飯桶。
身後,還跟著一位服務生,端著漆碗盛放的味增湯和幾碟精致的醬菜。
女將跪坐在桌邊,雙手穩穩地打開飯桶的蓋子。
一股純粹的、濃鬱的米飯香氣,瞬間彌漫開來。
飯桶裡,是顆粒分明、飽滿晶瑩、閃爍著珍珠般光澤的米飯。
喜歡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請大家收藏:()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