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個視頻,讓這場線上狂歡,徹底進入了無法控製的線下實踐階段。
一個在東瀛留學的棒子國小哥,本來就是個數碼測評博主。
他敏銳地抓住了熱點,花高價從電器店買了一台蓋格計數器,然後直接殺到了自己大學的食堂。
視頻的標題簡單粗暴:
【我被華夏主播嚇壞了,緊急測試一下我們大學食堂的輻射值!】
鏡頭前,小哥一臉緊張。
“家人們,我先說啊,我不是專業人士,但這玩意兒用法很簡單,我們對著說明書操作。”
他先是對著空氣,計數器發出了平穩而稀疏的“嗒……嗒……”聲。
“ok,這是環境本底值,大概在0.1微西弗每小時,非常安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後,他把鏡頭對準了餐盤裡的一份鹽烤秋刀魚。
“這是我們食堂今天的b套餐,產地……沒寫。讓我們來測試一下。”
他深吸一口氣,將計數器的探頭,緩緩移向那條烤得焦黃的魚。
直播間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計數器發出的聲音,頻率開始加快!
屏幕上的數字,從0.1,跳到了0.3,然後是0.5……0.8!
雖然距離危險值還很遠,但這飆升的趨勢,足以讓所有人頭皮發麻!
“阿西吧!”
棒子小哥嚇得直接扔了筷子,一臉驚恐地看著鏡頭。
“這魚……這魚絕對有問題!”
這個視頻,像是一道泄洪的指令。
“蓋格計數器挑戰”,以一種病毒式的姿態,席卷了全球。
人們仿佛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萬物皆可測。
巴黎,一個金發美女拿著計數器,對準了法棍麵包,讀數正常,她對著鏡頭比了個ok。
紐約,一個黑人小哥在時代廣場,測試一個熱狗,讀數正常,他失望地撇了撇嘴。
但當鏡頭轉向東亞,畫風開始變得詭異。
首爾,一位大媽在超市裡,對著一排貼著“東瀛產”標簽的裙帶菜,計數器發出了急促的警報。
台北,一個學生在夜市裡,將計數器對準一份章魚小丸子,上麵的柴魚花讓讀數瞬間翻了三倍。
最瘋狂的,是在東瀛本土。
一個家庭主婦,把計數器伸進了自來水龍頭裡,讀數正常。
她鬆了口氣,然後又對準了剛買回來的、號稱產自新瀉的大米,計數器的“嗒嗒”聲瞬間變得急促,她的臉當場就白了。
一個上班族,在下雨天,把計數器放在了窗台上,看著讀數從0.15緩慢爬升到0.4,他默默關上了窗。
一個年輕的母親,偷偷拿著計數器,在自己孩子最愛玩的公園沙坑裡測量,當看到讀數異常時,她不顧孩子的哭鬨,瘋了一樣把他從沙坑裡抱走。
一個美妝博主,在直播時突發奇想,用計數器對準了自己桌上一瓶上萬日元的skii神仙水,當計數器發出刺耳的警報聲時,她臉上的精致妝容瞬間崩裂。
一個叛逆的高中生,在去淺草寺遊玩時,惡作劇般地將計數器伸向了供人淨手的手水舍,當那清澈的泉水讓計數器的蜂鳴器尖叫起來時,他和他的朋友們臉上的笑容徹底凝固了。
視頻裡,計數器發出的“嗒嗒”聲,成了最令人心悸的背景音樂。
大部分讀數都在安全範圍內,但偶爾出現的異常飆升,每一次,都像一記重錘,砸在所有觀看者的心臟上。
信任的堤壩,正在被這些來自民間的、粗糙卻真實的“檢測報告”,衝刷出第一道裂縫。
東京電視台的晚間新聞裡,一向端莊的女主播,正用一種極力保持鎮定的語氣播報著。
“……受網絡熱門話題影響,今日,蓋格計數器等輻射檢測設備在全國範圍內銷量激增,部分商店已出現斷貨。專家呼籲民眾保持冷靜,相信官方檢測結果,切勿……”
她的話還沒說完,導播就在耳機裡瘋狂咆哮。
“快!切掉!掐斷!下麵的熱搜詞條!不要給特寫!”
但已經晚了。
眼尖的觀眾已經看到,在屏幕下方的滾動信息欄裡,“全民自檢”和“我們還能相信誰”的詞條,正閃爍著刺眼的光芒,悄然爬上了熱搜榜的第一位。
喜歡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請大家收藏:()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