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限製是五年合約期,期間米飯需專屬滾石唱片,期滿後可自由選擇去向。這份寬鬆的合約讓林芝玲和經紀人都感到驚訝,連違約條款都未設置。
儘管條件優厚,林芝玲仍堅持比對其他公司報價。消息傳開後,另三家唱片公司火速攜定製合同前來洽談。
對比後發現,環球音樂開出的條件尤為誘人:除了與滾石相同的條款外,更承諾五年兩千萬的天價簽約金。這個數字讓林芝玲意識到,在業內眼中,五歲的米飯已是棵值得重金投資的搖錢樹。
次日,四大唱片公司的談判代表齊聚林芝玲工作室,等待最終答複。
“芝玲姐,決定好了嗎?這可是米飯第一次正式簽約唱片公司。”經紀人輕聲提醒林芝玲,畢竟這涉及到將米飯交到彆人手中。
儘管幾家唱片公司開出的條件都很誘人,但彆家終究不如自家工作室自由隨性。
林芝玲看著桌上小家夥的照片,拿起來溫柔地笑了笑,說道:“我知道米飯熱愛音樂,你也看得出他在音樂上的天賦有多驚人。這幾家公司不僅在華語樂壇,在國際上資源都很豐富,這一點連陳悅經紀人也比不上。所以,把米飯的音樂事業交給他們,是最合適的選擇。”
雖然這麼說,林芝玲心裡也清楚,一旦簽約,很多事情米飯就不得不去做,比如宣傳、上節目,隻有這樣才能持續積累人氣。
正因為想到這些,林芝玲才格外不舍。一旦簽約,米飯可能就不能像現在這樣常伴她身邊,也許一個月見一次,甚至幾個月、大半年才能見上一麵。
“算了,出去吧。為了米飯的音樂路,該放手就得放手。他也需要出去鍛煉,不能總在我身邊,那樣永遠長不大。”
說著,林芝玲拿起桌上其中一份合同,推門走進客廳。在座幾人不約而同地看向她和她手中的合同——那意味著其中一家公司將簽下米飯。
坐下後,林芝玲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氣說:“我已經決定,米飯會與你們其中一家公司簽約。不過,既然你們選擇了他,我希望你們能嚴格按照合同執行,否則我會立即讓他解約。”
“這點您放心,無論米飯簽哪家,我們一定按合約辦事。”
“沒錯,我們四家公司在業內的聲譽您也清楚,不會故意為難藝人。米飯人氣這麼高,如果我們違約,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
聽了林芝玲的決定,幾位負責人紛紛點頭承諾。事實上,前一晚他們四家公司已達成共識:無論誰簽下米飯,都將共同合作,全方位為他包裝宣傳,實現共贏。
得到保證後,林芝玲翻開合同,準備簽字蓋章。
然而就在落筆前,門口忽然出現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子,帶著一支十幾人的團隊。個個西裝筆挺,形象乾練,手持公文包,戴著眼鏡,儼然一副精英模樣。
“請問你是?”林芝玲放下筆,看向領頭的女子。
“你好,我是英華集團的副總裁趙琳。今天來是想和您談談簽約米飯的具體事宜。我知道您即將與其中一家公司簽約,但請給我們十分鐘時間,我們會給您一個最滿意的答複。”
看著眼前的女子,林芝玲雖不清楚她的意圖,但還是點頭答應了她的請求。
見林芝玲同意,趙琳朝身後的團隊成員點頭示意。眾人隨即搬來椅子坐下,動作整齊地取出公文包裡的文件。
早已準備好簽約的四大唱片公司代表都愣住了。英華集團是什麼來頭?他們從未聽說過娛樂圈裡有這樣一家公司。
儘管心存疑慮,但看對方團隊的素質,四大唱片公司明白,既然對方知道他們今天要與米飯簽約,還敢前來攪局,必然是有備而來。即便對這家公司聞所未聞,他們心頭仍不免升起一絲不安。
果然,英華團隊隨即拿出準備好的文件並開始宣讀,內容讓在場所有人頓時傻眼。
“滾石唱片公司為股份製企業,最大持股人是創始人兼董事長陳有華,持股百分之三十二。其餘百分之六十八的股份,由一百六十位股東共同持有。”
“不過我們很榮幸地通知各位,就在一小時前,英華集團已成功收購超過一百三十五名股東的股份,占比百分之五十九。因此,英華集團現正式成為滾石唱片的最大股東。”
英華的律師一邊說,一邊將股份轉讓合同的複印件一一擺到滾石唱片談判負責人的麵前。
“什麼?滾石……換老板了?”
儘管難以置信,但在場的人都清楚,對方沒有理由撒謊,而且這些信息隨時可以查證。
看著一份份股權轉讓文件的複印件,幾大唱片公司的代表內心難以平靜。一個在音樂界地位如此崇高的滾石唱片,竟在短短幾天內易主,這簡直超乎想象。
然而,讓他們更意外的還在後頭。滾石唱片的命運,僅僅是個開始。
“環球音樂,由德國dg唱片公司與荷蘭pips唱片公司共同組建,規模龐大,在全球擁有四十多家子公司,股東人數超過一萬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自家公司名字,環球音樂的談判代表一愣。難道英華集團的胃口這麼大?連世界五大唱片集團之一的環球音樂也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