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山的晨霧尚未散儘,一道淩厲的劍壓便從天際席卷而來——那劍壓不同於清風宗的靈動,也不同於熔火派的熾烈,而是如寒冬臘月的冰刃,帶著斬裂萬物的決絕,讓沿途的靈草都下意識收斂葉片,連空氣中的靈氣都似被切割成碎片。
“是天劍閣的人到了!”演武場旁,葉驚塵猛地握緊佩劍,眼中閃過一絲凝重。道域十大宗門中,天劍閣以“極致攻擊”聞名,門下弟子個個劍技霸道,尤其是首席弟子蕭驚寒,據說已將天劍閣鎮派功法《寒魄劍經》練至第七重,能以一劍破萬法,是年輕一輩中公認的“劍修第一人”。
李修緣林硯之)站在劍痕崖下,抬頭望向天際——隻見數十道黑色劍光劃破晨霧,劍身上縈繞的寒氣在半空凝結成細小的冰粒,落地時在青石板上砸出點點白痕。為首的是一名身著銀白劍袍的青年,劍袍領口繡著一柄玄黑色的長劍圖騰,麵容冷峻,眼神如劍,腰間懸著一柄古樸的長劍,劍鞘上刻滿細密的冰紋,即便未出鞘,也散發著令人心悸的劍壓。
“天劍閣蕭驚寒,見過青玄道長、各位宗主。”青年禦劍落在劍痕崖前,收劍時動作乾脆利落,沒有多餘的寒暄,目光卻徑直落在李修緣身上,語氣帶著幾分審視,“這位便是太玄山李修緣師兄?”
“正是在下。”李修緣拱手回禮,心中暗自驚歎——蕭驚寒的氣息凝練如劍,周身劍意收放自如,顯然已將“劍心”修煉到極高境界,比之前遇到的任何年輕修士都要強悍。
青玄道人笑著上前,目光掃過蕭驚寒身後的天劍閣弟子:“蕭小友遠道而來,辛苦了。天劍閣能來支援,真是解了正道聯盟的燃眉之急。”
“道長客氣了。”蕭驚寒語氣平淡,目光卻始終未離開李修緣,“昨日聽聞李師兄在演武場力壓群驕,以自然之道化解各派功法,蕭某心中敬佩,特來討教——不知李師兄敢不敢與蕭某在劍痕崖一戰?蕭某隻用一劍。”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劍痕崖是太玄山的一處險地,崖壁上布滿上古劍仙留下的劍痕,劍意殘留至今,尋常修士靠近都會心神震顫;而“隻用一劍”更是狂妄——蕭驚寒的一劍,在道域年輕一輩中從無敗績,不少金丹初期修士都接不住他這一劍。
葉驚塵忍不住上前一步:“蕭師兄,切磋而已,何必用‘一劍’相逼?李師兄……”
“葉師兄不必多言。”李修緣抬手打斷他,目光迎上蕭驚寒的視線,語氣平靜卻堅定,“蕭師兄既有雅興,修緣自當奉陪。隻是劍痕崖劍意殘留,還請蕭師兄手下留情,莫要傷及無辜。”
“李師兄放心,蕭某隻論劍,不論生死。”蕭驚寒點頭,轉身走向劍痕崖頂,“三日後辰時,劍痕崖頂,不見不散。”
看著蕭驚寒的身影消失在崖道儘頭,葉驚塵忍不住擔憂道:“李師兄,蕭驚寒的‘寒魄一劍’霸道無比,據說能斬碎金丹期修士的防禦,你……”
“無妨。”李修緣笑著搖頭,指尖拂過腰間的自然杖,“自然之道,講究順勢而為,未必需要硬抗。況且,能與天劍閣的頂尖劍修切磋,也是難得的機會。”
青玄道人走到李修緣身邊,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你能有此心境,很好。蕭驚寒的一劍,看似霸道,實則是對‘劍’的極致追求,他想看看,你的自然之道能否接住這極致的攻擊。三日後,我會去劍痕崖為你護法,你隻需放手施為,不必有顧慮。”
接下來的三日,太玄山因這場“一劍之約”變得格外熱鬨。各宗門的修士都在討論這場對決——有人認為蕭驚寒的一劍無人能接,李修緣必敗;有人則覺得李修緣的自然之道深不可測,或許能創造奇跡;還有人好奇,極致的攻擊與溫和的自然之道碰撞,究竟會產生怎樣的異象。
李修緣卻依舊保持著平日的節奏:清晨去玄冰洞向青玄道人請教自然之道的防禦之法,上午在藥穀打理靈草,下午則在劍痕崖下感悟崖壁上的上古劍意——他發現,劍痕崖的劍意雖淩厲,卻與自然之道有微妙的共鳴,比如最深處的一道劍痕,劍意中竟帶著“春風化雨”的柔和,顯然是上古劍仙在領悟自然後留下的。
“原來極致的攻擊,最終也會回歸自然。”李修緣撫摸著崖壁上的劍痕,心中豁然開朗。蕭驚寒的“寒魄一劍”雖霸道,本質也是靈力的凝聚與釋放,隻要找到劍意流轉的軌跡,用自然之力順勢引導,便能化解其鋒芒,而非硬抗。
第三日清晨,劍痕崖下早已擠滿了圍觀的修士。青玄道人、清風宗宗主、天劍閣閣主等高層站在崖頂邊緣,目光落在崖頂的兩塊青石上——那裡是李修緣與蕭驚寒約定的對決之地。
辰時一到,蕭驚寒準時出現在崖頂,手中的“寒魄劍”已出鞘,劍身泛著淡藍色的寒光,劍身上的冰紋在晨光下流轉,仿佛有無數細小的冰刃在劍身上跳躍。他站在青石上,周身劍意漸漸凝聚,崖壁上的上古劍痕竟似被驚動,發出微弱的劍鳴,與寒魄劍的劍意呼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修緣也緩步走上崖頂,身著淡青色道袍,手中握著自然杖,沒有祭出斬魔刃,也沒有布下任何防禦陣,隻是平靜地站在另一塊青石上,周身自然之力緩緩流轉,與崖下的靈草、崖壁的岩石、空中的晨霧融為一體,仿佛他本就是劍痕崖的一部分。
“李師兄,準備好了嗎?”蕭驚寒的聲音在崖頂回蕩,寒魄劍的劍意再次暴漲,崖下的修士們紛紛後退,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蕭師兄請。”李修緣微微頷首,閉上雙眼,將所有心神沉入自然之道——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寒魄劍的劍意軌跡,如一條冰冷的河流,從蕭驚寒的劍尖延伸至自己麵前,帶著斬裂一切的決心。
蕭驚寒不再多言,手腕輕抖,寒魄劍發出一聲清越的劍鳴——這一劍沒有驚天動地的異象,卻帶著一種極致的“專注”,所有的劍意都凝聚在劍尖,沒有絲毫外泄,仿佛整個天地的力量都被這一劍牽引,崖壁上的上古劍痕停止了劍鳴,連空中的晨霧都靜止在半空。
“好強的一劍!”青玄道人眼中閃過一絲驚歎,“劍意凝聚到極致,竟能影響天地異象,蕭驚寒這孩子,在劍道上的天賦,百年難遇。”
崖下的葉驚塵握緊佩劍,手心滿是冷汗——他能感覺到,這一劍的威力遠超自己的“清風斬”,就算是金丹中期修士,也未必能接得住。蘇小小更是捂住嘴巴,緊張地盯著崖頂,生怕李修緣受傷。
就在寒魄劍的劍尖即將觸及李修緣胸口時,李修緣突然睜開雙眼,手中的自然杖輕輕點向地麵——崖頂的青石縫隙中,突然冒出無數嫩綠的藤蔓,藤蔓如流水般纏繞向寒魄劍的劍身,試圖阻擋劍勢。
“沒用的!”蕭驚寒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寒魄劍的劍意再次暴漲,藤蔓剛觸及劍身,便被冰冷的劍意凍結,化作碎片散落。
李修緣卻不慌不忙,左手抬起,指尖凝聚一縷淡青色的自然之力,輕輕拂向寒魄劍的劍意軌跡——這縷自然之力沒有硬抗劍意,而是如春風拂過河麵,順著劍意的軌跡緩緩流動,將冰冷的劍意一點點引導向崖壁的上古劍痕。
“嗯?”蕭驚寒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劍意竟在被一股溫和的力量引導,原本斬向李修緣的劍勢,漸漸偏離了方向,朝著崖壁的劍痕而去。他試圖收回劍意,卻發現那股自然之力如跗骨之蛆,牢牢吸附在劍意上,無論如何掙紮,都無法改變軌跡。
“轟!”寒魄劍的劍意最終落在崖壁的上古劍痕上,發出一聲巨響。崖壁劇烈震顫,無數碎石滾落,上古劍痕被激活,散發出淡金色的光芒,與寒魄劍的藍色劍意交融,形成一道絢麗的光紋,最終緩緩消散在空氣中。
寒魄劍的劍身微微顫抖,蕭驚寒握著劍柄的手青筋暴起,卻再也無法前進一步。他看著李修緣,眼中滿是震驚:“你……你沒有硬抗我的劍意,而是用自然之力引導它?”
“自然之道,本就不是對抗,而是順應。”李修緣收回自然之力,語氣平和,“蕭師兄的一劍,是極致的攻擊;而自然之道,是極致的包容。包容不是軟弱,而是讓所有力量都找到合適的歸宿。”
蕭驚寒沉默了片刻,緩緩收起寒魄劍,躬身對李修緣行了一禮:“李師兄的自然之道,讓蕭某大開眼界。這一戰,蕭某輸了。”
“蕭師兄不必妄自菲薄。”李修緣連忙扶起他,“你的一劍,讓我對自然之道有了新的領悟——若是沒有崖壁的上古劍痕承接劍意,我也未必能輕鬆化解。這場切磋,我們不分勝負,隻是互相學習罷了。”
崖下的修士們先是寂靜,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葉驚塵鬆了口氣,臉上露出笑容;蘇小小興奮地跳起來,大喊著“李師兄好厲害”;青玄道人也笑著點頭,對天劍閣閣主說道:“蕭小友的劍技,修緣的自然之道,都是道域年輕一輩的翹楚,有他們在,道域的未來可期啊。”
天劍閣閣主哈哈一笑,眼中滿是欣慰:“青玄道長說得對!驚寒這孩子,一直執著於劍技的霸道,今日能遇到李師兄,也是他的機緣。往後,天劍閣與太玄山,定要多交流,讓劍道與自然之道相互促進。”
蕭驚寒看著李修緣,語氣帶著幾分真誠:“李師兄,今日一戰,蕭某受益匪淺。萬法大會期間,若是魔宗與妖族來犯,天劍閣的劍修任憑李師兄調遣,定要讓那些魔崽子嘗嘗我們的厲害!”
“多謝蕭師兄。”李修緣笑著點頭,“有天劍閣的支援,我們對抗魔宗的把握又大了一分。”
對決結束後,修士們陸續離開劍痕崖,卻依舊在討論剛才的一戰——李修緣用自然之道化解蕭驚寒“寒魄一劍”的場景,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經典。不少年輕修士開始主動研究自然之道,甚至有天劍閣的弟子向李修緣請教如何在劍技中融入自然之力,李修緣都耐心解答,毫無保留。
夕陽西下,李修緣與蕭驚寒並肩走在藥穀的田埂上。蕭驚寒看著田中的靈草,語氣帶著幾分感慨:“以前我總覺得,劍技的極致就是斬裂一切,今日才明白,真正的強大,是能掌控力量,而不是被力量掌控。李師兄,你能在自然之道中找到平衡,這份心境,蕭某自愧不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師兄過獎了。”李修緣摘下一株凝露草,遞給蕭驚寒,“這株凝露草能安神定誌,你練劍時若覺得劍意過於躁動,可用它泡水喝,或許能幫你平複心境。”
蕭驚寒接過凝露草,仔細看了看,小心翼翼地收進儲物袋:“多謝李師兄。日後若是有機會,蕭某定要請李師兄去天劍閣做客,讓你看看我們天劍閣的‘劍林’,那裡的每一棵樹,都是用劍意滋養而成,或許能給你新的領悟。”
“好啊,我很期待。”李修緣笑著點頭。
兩人在藥穀的儘頭道彆,蕭驚寒返回天劍閣的客舍,李修緣則走向“修緣居”。夜色漸深,藥穀的靈草在月光下輕輕搖曳,仿佛在為這場跨越道彆的友誼送上祝福。
李修緣站在院子裡,手中握著自然杖,感受著體內流轉的自然之力。他知道,這場“一劍之約”不僅讓他贏得了天劍閣的友誼,更讓正道聯盟的凝聚力變得更強。萬法大會即將到來,魔宗與妖族的威脅仍在,但他不再孤單——有青玄道人的指引,有葉驚塵、蘇小小、蕭驚寒這樣的朋友,有各宗門的團結,他有信心,也有決心,守護好道域的安寧。
月光灑在自然杖上,泛著淡青色的光芒。李修緣閉上雙眼,再次沉入自然之道——他能感覺到,劍痕崖的上古劍意、藥穀的靈草氣息、天劍閣的劍壓,都在與自己的道心共鳴。這場與蕭驚寒的切磋,不僅是一次實力的碰撞,更是一次道心的升華,讓他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又深了一層。
喜歡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請大家收藏:()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