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的寒意並非來自空氣,而是直抵神魂的凝滯感。當李修緣的意識從傳送的眩暈中掙脫時,最先捕捉到的不是視覺畫麵,而是指尖那縷若有若無的“澀”——仿佛天地間的每一粒微塵都裹著細沙,連呼吸都帶著磨刮肺腑的滯重。他下意識抬手揉了揉眉心,卻在觸到額頭的瞬間僵住:本該束在腦後的青絲不知何時散了大半,幾縷墨色垂落在眼簾前,隨著呼吸輕輕顫動,而更讓他心驚的是掌心的觸感——沒有了劍柄的溫潤,隻有一片虛無的冰涼。
“我的劍……”李修緣猛地低頭,腰間空無一物。那柄伴隨他闖過青蒼山、斬過黑風寨的鐵劍,此刻竟消失得無影無蹤,隻留下腰間懸劍處的布料還保持著微微凹陷的弧度,像是在無聲訴說著曾有兵器存在的痕跡。他下意識摸向儲物袋,指尖探入的瞬間卻撞上一層無形的屏障,袋口像是被凍住般無法開啟,連裡麵常備的符籙、丹藥都感知不到絲毫氣息。
“看來,這裡不允許攜帶外物。”李修緣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緩緩抬眼,終於看清了所處的環境——這是一處無邊無際的灰白空間,腳下是平整如鏡的青石板,每一塊石板的接縫處都嵌著細碎的銀紋,像是凝結的月光般泛著微弱的光澤。抬頭望去,天空是一片混沌的乳白,沒有日月星辰,也沒有風雲流動,隻有遠處的霧氣在緩慢翻滾,那霧氣並非尋常的白色,而是帶著淡淡的靛藍色,邊緣處還縈繞著若有若無的劍氣,偶爾有細碎的霧絮飄近,落在皮膚上便化作一絲尖銳的刺痛,轉瞬即逝。
“劍意感悟空間……”李修緣低聲重複著之前聽到的名字,指尖輕輕劃過腳邊的青石板。石板的觸感冰涼而堅硬,表麵光滑得能映出他的輪廓,可仔細看去,鏡麵般的石板上竟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細痕——不是自然磨損的痕跡,而是劍痕。有的細如發絲,深入石麵不足半分;有的寬如指節,裂痕處還殘留著淡淡的能量波動;更有幾道深達數寸的劍痕,像是被巨力劈砍而成,裂痕中縈繞著與遠處霧氣同源的靛藍色劍氣,即使曆經不知多少歲月,依舊帶著淩厲的殺伐之意。
就在這時,一陣低沉的嗡鳴突然從空間深處傳來。那聲音不似人聲,也不似器物碰撞,更像是天地法則的低語,帶著古老而威嚴的氣息。李修緣猛地抬頭,目光投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隻見遠處的靛藍色霧氣緩緩分開,一道巨大的石門從霧中顯露出來。那石門高約十丈,寬達五丈,整體由暗黑色的岩石雕琢而成,石門表麵刻滿了繁複的紋路,仔細看去,那些紋路竟是由無數細小的劍招組成:有的是直刺蒼穹的劍勢,有的是橫掃千軍的劈砍,有的是迂回纏繞的格擋……每一道紋路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會從石門上躍出,化作真正的劍氣。
石門的正中央,刻著四個古樸的篆字——“劍意試煉”。字體筆畫剛勁有力,筆鋒處帶著淩厲的劍氣,仿佛是用絕世寶劍直接刻上去的,每一個字都透著“劍”的本質。而在石門下方,則刻著一行更小的字跡:“首試:守劍。限時一炷香。”
“守劍?”李修緣眉頭微蹙,心中泛起疑惑。他自幼隨師父學劍,師父教給他的第一招是“劈”,第二招是“刺”,第三招是“斬”,從未有人教過他“守”。在他的認知裡,劍是攻伐之器,是破開困境的利器,是“寧折不彎”的象征。守,意味著被動,意味著退縮,意味著放棄主動出擊的機會——這與他一直以來的劍道認知,截然相反。
就在他思索之際,那道低沉的嗡鳴再次響起,這一次,聲音中多了一絲清晰的提示:“一炷香,始。”
隨著提示音落下,李修緣突然感覺到身後傳來一陣強烈的危機感。他幾乎是本能地側身躲閃,與此同時,一道靛藍色的劍氣擦著他的肩膀飛過,落在不遠處的青石板上,發出“嗤”的一聲輕響。石板上瞬間出現一道深達三寸的劍痕,劍氣餘波擴散開來,震得周圍的銀紋微微閃爍。
李修緣心頭一凜,猛地轉身——隻見身後的灰白空間中,不知何時出現了數十道靛藍色的劍氣,這些劍氣長短不一,最短的隻有數尺,最長的卻有丈許,它們懸浮在半空中,劍尖齊齊指向李修緣,劍身上縈繞著與霧氣同源的能量,散發出淩厲的殺意。
“原來如此。”李修緣瞬間明白了“守劍”的含義。這試煉並非讓他領悟某種防守的劍招,而是讓他在無劍可用、無物可依的情況下,僅憑對“劍”的理解,守住自己的心神,守住自己的劍道初心,抵禦住這些源源不斷的劍氣攻擊。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閉上眼睛。沒有劍,沒有符籙,沒有丹藥,此刻他所能依靠的,隻有自己十數年來對劍道的感悟,以及那顆從未動搖過的向劍之心。
第一波劍氣襲來時,李修緣還帶著幾分本能的慌亂。
那些靛藍色的劍氣並非雜亂無章地攻擊,而是呈扇形分布,從左右兩側和正麵三個方向同時逼近,劍氣飛行的速度不算太快,卻帶著一種無法躲避的壓迫感——仿佛無論他向哪個方向躲閃,都會撞上另一道劍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躲不開,隻能擋。”李修緣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他雙手虛握,做出握劍的姿勢,腦海中浮現出師父曾說過的話:“劍在手中,是兵器;劍在心中,是道。手中無劍,心中有劍,亦是劍道。”
“心中有劍……”李修緣低聲默念,心神高度集中。他回憶起每次練劍時的感覺:握劍的手傳來的重量,劍身劃過空氣時的阻力,劍尖刺入目標時的反饋……這些細微的感覺如同潮水般湧入腦海,漸漸在他的意識中凝結成一柄虛擬的劍——那是一柄與他常用的鐵劍一模一樣的劍,劍身樸實無華,劍柄處纏著深色的布條,甚至連布條上磨損的紋路都清晰可見。
就在這柄“心劍”凝結而成的瞬間,左側的一道劍氣已經逼近至身前不足三尺。李修緣幾乎是下意識地抬手,按照“格擋”的劍招軌跡,將心中的劍橫在身前。
“叮!”
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響起。雖然李修緣的手中空無一物,但那道靛藍色的劍氣卻像是真的撞上了實體劍一般,被瞬間彈開,化作點點藍光消散在空氣中。而李修緣的手臂則傳來一陣麻痹感,那是劍氣撞擊時產生的反震力,雖然不強,卻讓他清晰地感受到了“格擋”的真實反饋。
“有效!”李修緣心中一喜,信心大增。他不再猶豫,雙手舞動,按照記憶中的劍招,開始格擋來自各個方向的劍氣。
起初,他的動作還帶著幾分生澀。畢竟是第一次僅憑心神凝劍,“心劍”的形態還不夠穩定,有時格擋的角度偏差幾分,就會被劍氣擦到衣角,留下一道焦黑的痕跡;有時反震力控製不好,手臂會被震得發麻,影響下一次格擋的速度。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修緣漸漸找到了感覺。他發現,“心劍”的強弱並非固定不變,而是與他的心神集中度息息相關。當他全神貫注,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劍”上時,“心劍”的輪廓會變得更加清晰,格擋時的力度和角度也會更加精準;而當他因為連續格擋而感到疲憊,心神出現一絲渙散時,“心劍”就會變得模糊,格擋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看來,守劍的關鍵,不僅是守住身體,更是守住心神。”李修緣一邊格擋著劍氣,一邊思索著。他注意到,這些劍氣的攻擊頻率正在逐漸加快——起初是每隔數息才會有一波攻擊,每波隻有十餘道劍氣;但短短半炷香的時間過去,攻擊頻率已經變成了每秒一波,每波的劍氣數量也增加到了數十道,而且劍氣的威力也在不斷增強,之前被劍氣擦到隻是留下焦黑痕跡,現在若是被擦到,皮膚會傳來一陣灼燒般的疼痛。
更讓他壓力倍增的是,劍氣的攻擊方式也變得越來越複雜。起初隻是直線攻擊,後來開始出現弧線、折線,甚至有一些劍氣會在飛行過程中突然改變方向,從意想不到的角度發起突襲。
一次,三道劍氣同時襲來:一道從正麵直刺,一道從左側橫掃,還有一道則從上方墜落。李修緣迅速做出反應,左手虛握,用“心劍”的劍脊擋開正麵的劍氣,右手則順勢下劈,格開左側的劍氣。就在他以為已經擋下所有攻擊時,那道從上方墜落的劍氣突然在空中一頓,竟化作三道更小的劍氣,分彆襲向他的眉心、咽喉和胸口。
“不好!”李修緣心中一驚,此時他的雙手還處於格擋後的回收狀態,根本來不及做出新的防禦動作。危急關頭,他下意識地將心神完全沉入“心劍”之中,腦海中隻剩下一個念頭:“擋下來,不能被擊中!”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