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林如海的應允,趙鈺第二天一早便興致勃勃地要出門。
林如海雖說允了他出去,卻不敢大意,派了韓統領親自帶著一隊精乾侍衛便裝跟隨,
又將福安等太監塞進隊伍裡,再三叮囑務必看緊王爺,莫要惹事,更要注意安全。
揚州城果然比京城另有一番繁華氣象。
街道兩旁店鋪鱗次櫛比,賣什麼的都有,綾羅綢緞、金銀首飾、古董玩器、各色小吃……看得趙鈺眼花繚亂。
他看什麼都新鮮,一會兒停在捏麵人的攤子前,一會兒又擠進賣揚州炒飯的食鋪,手裡很快塞滿了各種零食和小玩意兒。
韓統領和侍衛們緊張地圍在他四周,既要防止有人衝撞,
又要小心王爺自己磕著碰著弄壞東西,還得替他付錢,忙得滿頭大汗。
“王爺,您慢點走……”福安喘著氣跟在後麵,小聲勸著。
趙鈺卻充耳不聞,他的注意力被前方一陣喧鬨吸引。
那是一個不小的貨運碼頭,比官用的鈔關碼頭小些,卻更加雜亂繁忙。
許多貨船在此停靠裝卸,力夫們喊著號子,扛著大大小小的貨包穿梭不息。
其中一艘中等大小的貨船旁,圍的人似乎格外多些,還隱隱有嗬斥聲傳來。
趙鈺好奇,便擠了過去。
隻見船頭上,一個穿著體麵、像是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正趾高氣揚地指手畫腳,嗬斥著幾個正在卸貨的力夫。
“手腳都麻利點!仔細著些!這裡麵可都是給京城榮國府裡老太太、太太、姑娘們置辦的上用綢緞和玩意兒!
磕了碰了,賣了你們都賠不起!”
那管家嗓門尖利,一口略帶京腔的官話,在滿是揚州口音的碼頭上顯得格外突兀。
“榮國府?”趙鈺覺得這名字有點耳熟,歪著頭想了想,
“哦!好像是……‘爸’說過?那個有很多姐姐妹妹的地方?”
他想起在賈府見過的迎春、探春等人,還有那個很會來事的“管家姐姐”王熙鳳。
這時,那管家罵完了力夫,一轉頭,正好看到被侍衛簇擁著、衣著華貴的趙鈺。
那管家畢竟在京城的貴人府邸裡當差,最是眼尖,立刻看出趙鈺來曆不凡,連忙換上一副諂媚的笑容,小跑著下船,上前打了個千兒:
“給這位爺請安!小的乃是京城榮國府門下,負責采辦南貨的管事,姓王,不知爺是……”
他話未說完,眼睛猛地瞪圓了,死死盯著趙鈺的臉,像是見了鬼一樣,聲音都變了調:
“您……您……您不是那日府裡來的……鈺……鈺大爺?!”
他認出來了!
那日趙鈺闖入賈府,指著迎春說“要她”,又順手拿走橘子,場麵驚世駭俗,賈府上下誰不認識這位“傻皇子”?
趙鈺對這張臉沒什麼印象,但聽他說起“榮國府”,便點了點頭:
“哦,是你啊。你們船?裝了什麼好吃的?”
王管事嚇得腿都軟了,這位爺怎麼跑揚州來了?還偏偏撞上了?他可是親眼見過這位爺的“虎威”和“懵懂”的。
“回……回爺的話,沒……沒什麼好吃的,都是些布料雜貨……”
王管事冷汗直流,結結巴巴地回答。
“布料有什麼好玩的。”趙鈺頓時失了興趣,目光隨意地掃向船艄。
那裡,一個穿著粗布衣裳、卻難掩清麗姿容的少女,正抱著一匹顯然是蹭了臟汙的錦緞,
怯生生地站著,小臉發白,身體微微發抖,像是剛被責罵過。
少女約莫十四五歲年紀,眉間一點胭脂記,容貌極好,雖布衣荊釵,卻自有一股我見猶憐的怯弱風流態。
趙鈺的目光在她臉上停頓了一下。
他覺得這個姐姐……看著挺順眼。
安安靜靜的,不像旁邊那個姓王的那麼吵吵嚷嚷。
比他宮裡那些戰戰兢兢的宮女也順眼點。
有點像……那個會剝橘子的迎春姐姐?但好像又不太一樣。
他於是很直接地指著那少女,問王管事:“她是誰?也是你們府的?”
王管事一愣,連忙道:
“回爺的話,她叫香菱,是……是府裡買來的小丫頭,笨手笨腳的,剛還把給林姑娘的雲錦弄臟了,小的正教訓她呢……”
香菱嚇得把頭埋得更低,身子抖得更厲害了。
“香菱?”趙鈺重複了一遍,名字還行。
他又看了她兩眼,越看越覺得順眼。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