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卿卿有孕的消息,如同和煦的春風,不僅溫暖了沈驚鴻的小家,也吹到了薊鎮總兵府。沈驚鴻的父親,薊鎮總兵沈惟敬,雖遠在邊關,得知自己即將晉升祖父,亦是老懷大慰,特意派了親信家將,快馬送來了不少北地的滋補藥材和皮貨,信中雖依舊是武將的粗豪語氣,卻難掩關切:“吾兒驚鴻,聞媳有喜,甚慰!邊關無事,勿念。當好生照料卿卿,若有所需,速報予為父知曉!”
沈驚鴻的母親沈老夫人,更是歡喜得不得了,不顧年邁,親自從京郊的彆業搬回了沈府主宅,執意要親自照顧兒媳。她拉著蘇卿卿的手,絮絮叨叨地傳授著孕期注意事項和育兒經驗,眼中滿是慈愛。這位經曆過風浪的將門夫人,如今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未出世的孫兒身上,仿佛這是沈家未來最大的希望。
沈驚鴻的小妹沈明玥,如今也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性子活潑靈動,與沉穩的兄長和嫂子截然不同。她對蘇卿卿崇拜有加,不僅因為嫂子的才學,更因她敢於創辦醫館、推行新學的勇氣。得知嫂子有孕,沈明玥更是成了蘇卿卿的小尾巴,整日圍著轉,好奇地詢問各種問題,從醫術到格物,興趣廣泛。
“嫂子,你說格物學堂也收女學生,是真的嗎?”沈明玥眨著大眼睛問道,“我也想去聽聽,哥哥總說女子也該明理,可家裡請的西席先生,講的都是《女誡》、《列女傳》,無趣得緊。”
蘇卿卿溫柔地撫摸著她的頭發,看向一旁的沈驚鴻。沈驚鴻笑道:“自然是真的。待你嫂子身子穩些,我親自帶你去學堂看看。不過,學堂裡不僅要學文,還要學算學、幾何,甚至一些粗淺的機械原理,你可不能怕苦。”
“我才不怕苦!”沈明玥揚起小臉,信心滿滿,“哥哥能做的,我也要學!”
看著母親、妻子和妹妹其樂融融的景象,沈驚鴻心中充滿了暖意。這亂世中的溫馨家庭,是他奮鬥不息的重要動力。他深知,自己所要守護的,不僅是帝國的未來,更是眼前這觸手可及的幸福。
邊鎮試點的深化與阻力
家庭的溫馨並未讓沈驚鴻放鬆對朝局和邊事的關注。薊遼軍餉厘察試點在遼東那個小衛所的推行,雖然初步揭露了問題的嚴重性,但也如同捅了馬蜂窩。被觸動了利益的當地軍官和與之勾結的商戶開始反撲。
他們不敢明目張膽地對抗王象乾和朝廷派來的專員,便采取了更隱蔽的手段:散布謠言,稱清查是為了加稅,最終會轉嫁到普通軍戶和商人頭上;暗中威脅配合清查的基層軍官和賬房先生;甚至故意製造一些小的邊境摩擦,誇大敵情,以此證明軍費開支巨大、餉銀匱乏的“合理性”。
這些情況通過秘密渠道彙總到沈驚鴻這裡。他意識到,單純的行政命令和有限的武力威懾,難以根除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必須輔以其他的手段。他與戶部尚書趙世卿再次密議,提出了補充策略:
1.分化拉攏:建議王象乾和清查專員,對配合清查、主動交代問題的中下層軍官和吏員給予一定寬恕甚至獎勵,將其樹立為榜樣,孤立死硬分子。
2.利益置換:對於部分勢力較大、但並非完全不可爭取的當地豪強,可以承諾在厘清稅製後,給予其某種程度的合法貿易優先權或參與新式礦業開發的機會,將其部分非法利益轉化為合法收入,減少改革阻力。
3.信息透明:將清查出的、不涉及機密的部分款項流向和新增稅餉的用途如用於更換某營裝備、發放欠餉等),在一定範圍內公示,讓底層軍士和民眾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爭取民心。
這些策略被秘密送往遼東。王象乾依計而行,果然收到了一些效果。部分原本搖擺的軍官開始轉向配合,基層軍士對清查的抵觸情緒也有所緩解。試點工作得以在更大的範圍內艱難推進。沈驚鴻明白,這隻是一個開始,要徹底扭轉邊鎮積弊,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更強的中央權威,但至少,方向是正確的。
技術推廣的挑戰與機遇
“蒸汽機應用推廣處”的成立,並未立刻帶來遍地開花的景象。除了京西煤礦的成功案例,在其他地方的推廣遇到了各種實際問題:缺乏熟練的操作和維護人員;當地工匠對這台“鐵怪物”充滿恐懼和排斥;煤炭供應和運輸成本問題;甚至一些保守官員認為這是“奪民之利”,擔心導致礦工失業引發騷亂。
麵對這些挑戰,沈驚鴻沒有急躁。他指示推廣處放緩步伐,專注於培養第一批合格的蒸汽機技師,並編寫詳細的操作、維護手冊。同時,他選擇與工部合作,首先在官方控製的、管理相對規範的礦山和大型工坊進行試點,積累經驗和口碑。他還嘗試設計更小型、更廉價的蒸汽機模型,希望能降低門檻。
機會總與挑戰並存。南方漕運總督衙門聽聞蒸汽機的神奇後,主動派人前來接洽,詢問是否可能用於漕船牽引,尤其是在逆流和淺水河段。這正與沈驚鴻早先設想的“蒸汽明輪船”計劃不謀而合。他立刻意識到,漕運係統龐大的需求和相對成熟的運營體係,可能是蒸汽機實現大規模應用的最佳突破口。他親自接見了漕運衙門的官員,詳細介紹了蒸汽明輪船的構想,並承諾將“蒸汽機應用推廣處”的主要研發力量向此傾斜。一個新的、可能深刻改變帝國經濟命脈的項目,悄然啟動。
暗處的目光
沈驚鴻在邊鎮、技術領域的活躍,終究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朝中反對改革的勢力,以及被他觸動了利益的集團,開始將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這個年輕的“技術能臣”身上。彈劾他的奏疏雖然被太子壓下,但各種流言蜚語卻在官場中悄然傳播:有的說他“借格物之名,行聚斂之實”;有的說他“結交內侍指與太子關係密切),窺探神器”;更有人將他與蘇卿卿共同推廣新醫學、允許女子入學等事聯係起來,攻擊他“敗壞綱常,其心可誅”。
這些暗箭,沈驚鴻有所察覺,卻無暇他顧。他知道,在政治鬥爭中,辯解往往是蒼白的,唯有拿出更多、更硬的實績,才能站穩腳跟。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蒸汽明輪船的設計和邊鎮試點經驗的總結中。
夜幕降臨,沈府書房內,沈驚鴻伏案工作,蘇卿卿則在旁邊安靜地看書,不時為他添茶。沈老夫人親自端來了夜宵,沈明玥好奇地在一旁看著哥哥繪製那些複雜的機械圖紙。窗外或許風雨欲來,但窗內,這由親情與愛情構築的堡壘,給予了他麵對一切挑戰的勇氣和力量。他不僅要為這個國家的未來開辟一條新路,也要為自己所愛的家人,撐起一片安寧的天空。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