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蘇媽媽點點頭,“兒子,你猜對了,咱倆的蔬菜也挺貴的。”
“小周說,那些菜是在一個研究院下麵的什麼種植園兒采的。純天然無汙染,不用肥料,味道還好……反正就是很貴很好吃。”
蘇媽媽忘記了當時聽到的那一大串說法。
什麼非轉基因,無土栽培,照各種光的,什麼什麼灌溉技術的,蘇媽媽聽過就忘。
不過不重要。
她親口品嘗過這些菜之後就覺得,這菜買的值。
他們雖然也有在院子裡種菜種水果。
終究是不成什麼氣候,家裡這麼多人,根本不夠吃。
而且要不是家裡還有保鏢和傭人及時照顧,估計這些菜水果,早就因為各種原因死翹翹了。
畢竟家裡種的,尤其是水果到了成熟的時候,都是紮堆兒熟,吃都吃不急。
要不就是不夠吃。
想吃的好,經常能吃到,還得出去買。
蘇媽媽也是佩服周即明,才來京都那麼幾天,家裡的果蔬水準蹭蹭往上漲。
她都慶幸,當時和閨女選管家的時候選擇的周即明。
這種真的省了多少事兒。
不愧是家族傳承下來的職業,也是叫他們一家子享受到了。
雖然她也覺得忒奢侈了些。
可是想到銀行卡的餘額,蘇媽媽就覺得他們都應該吃點好的。
她家乖寶每個月雷打不動的給她轉賬一億元,可不是讓她省來省去。
光是利息就夠一大家子吃飯的,還是那種貴的食材拚命吃,那還省個什麼勁啊。
咱們雖然做不到沒福硬享,但是也不能有福不會享吧!
反正肉都是爛在肚子裡的,比花在其他地方好。
沈星瑤思索片刻點點頭。
“我懂了,其實說白了,就是家裡的高端食材提高了我們的標準。
今天這家東西很高端,我們期待值自然而然也變高。
實際上呢,光是簡單的烹飪和我們在家吃的差不多,甚至有些都不如家裡吃的好。”
沈星瑤覺得今天那道三文魚刺身就不是很好吃。
魚新鮮是新鮮,位置也是好的位置,但是不夠肥,太瘦了。
雖然這是魚的問題,因為他們親眼看到從一條三文魚上頭現切下來的,沒扒皮之前誰也不知道肥瘦。
而且這條魚也是他們自己從三條魚裡頭選的最大的一條。
結果那個瘦啊,它肯定是偷偷健身了,不然怎麼都是瘦肉。
但是最後吃到嘴裡的滋味還是差了一些。
可是店家開魚前就提醒過他們會有一定的概率開到這種魚。
因著這魚太瘦,廚師還大方的多給他們切了一塊兒,服務態度確實沒得說。
他們自然沒去計較什麼。
反正是花錢買的,要不是這魚不好吃。
沈星瑤都想問問,剩下的魚他們能打包嗎?
沈星瑤又想吃上次叫的上門大廚做的煎魚骨了。
三文魚的骨頭可比東星斑大太多,也不知道味道是誰更勝一籌。
可是事實擺在那裡,差一點就是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