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瑤覺得她老弟這種能力,非常適合來管理審核資助那些人的名單。
管你藏的有多深,通通給你扒拉出來。
而且他弟弟也願意和彆人溝通,對他來說和彆人聊天溝通就跟喝水一樣簡單。
所以不管怎麼想,都覺得他老弟才是最適合的人。
而且光是私心來講,她也希望這個特彆珍貴的機會能留給自家人。
包裝包裝那不就成了在大學期間就能負責價值千萬元項目的審核工作。
不管弟弟以後乾什麼工作,這份履曆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畢竟好多人彆說1,000萬呢,可能連100萬都沒有見過。
是他弟弟卻能負責不值1,000萬的項目審核,起點就能甩其他人好幾公裡。
而且沈星瑤一直覺得,她並不是什麼慈善家。
她的錢是可以給彆人用,但前提是這錢得讓她覺得花的是夠值。
總不能明明知道被資助的人和她不對付,我隻是騙她的。
這還是給人發的錢吧。
這樣被資助的人可不會感謝她,反而在背後嘲笑她是個傻子。
你看隨隨便便就拿到這麼多錢。
所以沈星瑤再有錢也不願意把錢隨便亂花。
萬一再培養出幾個死對頭,那她可真的是貽笑大方了。
實際上看著自己銀行卡裡的錢每天都在酷酷往上漲。
沈星瑤除了覺得花不完,根本花不完之外。
她也覺得自己應該用這些錢做點什麼,對於社會對國家有利的事。
畢竟,以前聽那句話,錢對我來說隻是個數字。
當時她就是一句非常裝逼的話。
可是現在她不這麼覺得了。
真心要覺得這話真是太現實了。
多麼有人生智慧的人才能說出這句話。
對現在的她來說,這錢真的就隻是個數字。
還是一個不停上漲的數字。
而且學校的捐款對她來說,也算是一個好的實踐。
她可以通過這件事情來試驗一下,怎麼對手底下一個項目進行監管。
跟開公司一樣,她出錢讓彆人乾活,她最終拿收益。
那麼她就不能對公司對項目一無所知。
但是她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也不能做到事無巨細。
這就涉及到她對整個項目流程幾個關鍵點的把控。
深了累的是自己,淺了浪費的是自己的金錢。
所以思來想去沈星瑤決定兩手都抓,兩手都要硬。
一方麵鍛煉自己的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