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山窩窩裡,難不成官府還能找到這?實在不行咱們回深山山穀裡避世不好嗎?”有個年齡最大的老頭高聲說道。
村長眉頭皺的更緊,“可誰又能保證會一直隱居在那裡,不出山不進城?”
“沒有戶籍你進不了城和縣,也不能買糧和鹽!到時候我們又該如何生活?”
村長說的也不無道理,這個時代戶籍就像現代人的身份證一樣重要。
一到亂世時,更尤為重要。
進城要盤查身份,購糧買鹽、買油都是要看戶籍按人頭來給你分量的。
若沒有戶籍就得像野人一樣,永遠生活在山裡不出山。
要戶籍就得定時定期按朝廷的政策交納人頭稅、地稅、糧稅。
好在那些自己開的荒地,是不用繳納稅收的。
所以就林西他們兩口就算按四成稅收交稅,對他們影響也不是很大。
他們本身就沒有田地,所有的地都是荒地。
隻需繳納兩人的人頭稅和房屋用地的地稅就行了。
“咱們倆要交稅的話得交多少啊?”林西小聲向葉知秋問道。
葉知秋仔細的算了一會,“人頭稅一個人一年是500文,咱們兩個人要交一兩銀子,地稅的話咱們沒有田地,就不用交這一項了,房屋稅當初辦變更戶主時已經交過了,咱們屋前屋後加起來是兩畝地,是按五兩銀子算的。”
“所以咱們倆每年隻需交一兩銀子就行了是嗎?”
林西心裡盤算一下,一兩對他們來說算不上負擔,好在他們沒有田地不用交稅。
“嗯。”
葉知秋想到葉家時,有些發愁。
葉家現在良田加上二等田一共有十五畝地,若是按四成交,怕是.......
“一畝地水稻也就能產出100150斤左右吧,若按四成交,那就是4060斤,那剩在手裡的也沒有多少了啊!”
“可不是,要不他們也不會這麼氣憤。”葉知秋無奈的說道。
葉家那十五畝地,光稅都要交出去將近一半,換誰誰不生氣。
不過那都是他們的事了,既然已經與他們分了家,那就與他們兩口無關了。
村長咳了咳,“今天召集大家就是說這事,大夥也提前作準備吧,有糧的交糧,沒糧的用錢補。補的差價跟鎮上糧鋪收糧的價格一樣。”
“村長啊,我們還有沒有其它的法子啊!就不能再免一些嗎?”
“秀才、官身可以免去稅收,你們家中若是有可以找我來報。”村長被逼無奈道。
“這......”
全鄉找一個秀才都難,便何況官身,這不是難為人嗎?
村民們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往家回,心裡想著早知道當初就不出山了。
一輩子在山穀裡生活也挺好,最起碼不用給朝廷交那麼多錢。
“那我們還能回山穀嗎?”
有人問出了心中疑惑,即將離去的村民一聽,紛紛也停住腳步。
村長吸了一口旱煙,“可以,但是得提前拿戶籍給我,我去鎮上辦理銷戶,這樣你們就能免去一切稅收。”
“可......進城的話,如果被發現沒有戶籍可是會按流民來處置的。”
“這.......”
“大夥們回去也好好想想,離稅收還有一段日子呢!想好了再決定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