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寒意,已悄然浸透京都的每一寸朱牆紅瓦。
往日莊嚴肅穆的皇城,如今更像一張拉滿的弓,無形的緊張氣氛繃緊了每一根神經。
皇帝遇刺重傷、星辰宗主秋無際單劍闖宮、力戰五大高手最終被囚國師府的消息,如同投入滾油中的冰水,瞬間炸裂開來。
這如天傾地陷的驚天秘聞,正以驚人的速度傳遞京都的每一個角落,繼而向著更遙遠的州府擴散。
市井巷陌,茶樓酒肆,無人不在竊竊私語。
有人驚歎於秋無際的驚天劍術與膽魄,也有人惶恐於那被掀開的血淋淋的千年舊賬!
星辰祖師的功績與盛天啟的背叛,不再是塵封的秘聞,而是變成了街頭巷尾有鼻子有眼的談資。
皇室威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與民間的沸騰相比,皇城之內,卻呈現一種詭異的、風暴眼般的短暫平靜。隻是這平靜之下,是比寒冰更冷的暗流。
短暫的震驚過後,是皇子們按捺不住的躁動與野心的滋長。
父皇重傷?護衛皇城的老供奉衛忠閉關?國師尹惜君也付出了極大代價?
野心勃勃的皇子們,無異於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
從午後到黃昏,一道道或關切、或焦慮、或悲戚的身影,捧著各式各樣的珍貴藥材、奇珍異寶,絡繹不絕地請求入宮“侍疾”,表足了孝心。
太子盛先平來得最早,麵色悲戚,眼眶泛紅,言辭懇切,絮絮叨叨說了許多要注意龍體、國不可一日無君的套話。
二皇子盛先文一身戎裝未卸,聲稱從京營趕來,言語間充滿了武人的直率與對逆賊的憤慨,怒斥秋無際“大逆不道”,請旨要親自率軍“清剿星辰宗餘孽”,實則是在試探皇帝對星辰宗的後續態度以及自身手中兵權能否借此擴大。
五皇子盛先安則來得悄無聲息,奉上的是一盒他“親自”煎熬的安神湯藥,言辭不多,隻溫言勸父皇保重,又“不經意”地提及近日京都因星域異動、地龍翻身而流言四起,民心不穩,隱晦地提醒父皇需注意朝局平衡,句句看似為國為民,實則綿裡藏針。
其中,最為“純孝”的是已經就蕃的老四、燕王盛先成,他未經宣詔便連夜從封地趕來,一路風塵仆仆,見到皇帝便開始涕泗橫流,跪在榻前久久不願起身,反複強調“父皇若有萬一,兒臣也不願獨活”,其情之懇切,令人動容,若非深知他平日德行和此次前來的目的,幾乎真要信了這份“赤子之心”。
甚至久不問事、醉心詩文的三皇子盛先武,也帶著最小的四位皇子前來問安。
盛常佑半靠在龍榻上,身上蓋著明黃色的錦被,麵容帶著病態的倦怠,一一接見了這些“孝子賢孫”。
他溫和安撫太子,厲聲斥責老二,又在老四麵前表現出被真情打動的欣慰,又對五皇子的“忠言”點頭稱是……帝王心術被他運用得淋漓儘致,完美地扮演了一位重傷虛弱卻依舊牢牢掌控大局、對兒子們的心思洞若觀火的君主。
隻有在他偶爾因玉璽反噬帶來的內腑絞痛而微微蹙眉,下意識地用手輕按胸口時,才會泄露出一絲真實的痛苦。
直到將所有皇子打發走,寢宮內重新恢複寂靜,盛常佑才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氣般,深深靠在軟枕上,閉上眼,長長地、沉重地籲了一口氣。
那刻意維持的威嚴頃刻間消散,隻剩下無儘的疲憊與蒼涼。
“都看到了?”
他聲音低沉,看向一直如同陰影般靜立在角落的尹惜君。
尹惜君緩緩從陰影中走出,露出那張美麗卻毫無血色的臉。
“臣看到了。”
尹惜君的聲音依舊平淡,聽不出情緒:“太子憂懼,二皇子覬覦兵權,四皇子惺惺作態,五皇子……心思最深。”
盛常佑目光落在她垂在身側的左手上,自手腕以下,已呈現出半透明的玉石質感,肌膚下的血管骨骼模糊可見,像一件精心雕琢卻失了生機的玉器。
這是施展封星斷脈的代價。
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惜君,你的手……”
“無妨,些許代價,換得宗師俯首,值得。”
尹惜君語氣淡漠,仿佛那隻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倒是陛下,玉璽反噬非同小可,還需靜養。衛總管強行壓製傷勢,恐損及根基。”
盛常佑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無礙。
又沉默了片刻,他忽然問出了一個極其突兀的問題:“惜君,朕這些年……縱容他們兄弟相爭,甚至暗中推波助瀾,盼著能在生死磨礪中選出最堅韌、最智慧、最適合在這末世執掌江山的那一個……朕,是不是做錯了?”
他的聲音裡帶著罕見的迷茫。
不知道是對秋無際那句“肮臟之脈”的潛意識回應,還是對眼前這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內裡已被蛀空的皇室未來的憂慮……
尹惜君微微垂下眼簾,長長的睫毛在蒼白的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
她沒有直接回答這個足以動搖國本的問題,隻是說道:“臣之預言術雖時靈時不靈,且需付出代價,然多次窺探天機,皆示景國國祚……綿延未絕。陛下勿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頓了頓,目光似乎穿透了宮牆,望向了冥冥中的未知:“或許,這九子奪嫡之局,本身便是天道運行中的一環,隻是內裡藏著……些許變數。”
說到“變數”二字時,她的指尖幾不可察地微微一動,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現出那個讓她所有預言都模糊失效的古怪男子。
他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擾亂了所有既定的命數軌跡。臨山鎮、苦泉鎮、風鳴鎮的星域、墨家女的覺醒、還有秋無際的突破……她隱隱有種預感,京都這場風波,恐怕還遠未結束。
這個無法被預言的男人,會否就是那個最大的變數?
……
……
君臣二人相顧無言,沉默良久,直到殿外傳來內侍恭敬的通報聲:“陛下,長公主殿下前來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