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不輟誌如山,刻苦鑽研歲月間。”
翎兒身上那股子鍥而不舍、奮發圖強的勁頭,終究是讓福湘瑩深受觸動。
在之後一年時間裡,福湘瑩已然不再在儒學課上打瞌睡。
先生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欣慰地朝她頷首示意。
課堂上先生曰:“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這是上堂課所學,今日授課前,我先考教一二,看你們回去可有好好溫習功課。”
先生言畢,堂上一群學生表現各異。
有那自信的自是正襟危坐,亦有躲躲閃閃之人,隻一眼便能瞧出心虛來。
先生自是將眾人的表現儘收眼底。
“福湘瑩,你來答何為禮義之始?”
福湘瑩心中仍不自信,但還是落落大方站起身。
待行了書生禮後,她不甚流暢開口道:“禮義之始?禮義之始……”
“噗嗤”一聲,還未等她說出個所以然,藍瑛兒已迫不及待掩唇輕笑。
還有那看熱鬨不嫌大的人小聲嘀咕:“還不如睡覺呢,好過被先生提問回答不上來,豈不是更丟臉。”
被人打斷思路,福湘瑩麵露惱色。
翎兒把眾人的反應看在眼裡,她輕咳了咳,福湘瑩立馬豎起耳朵。
便聽身後的翎兒用氣音小聲提醒道:“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先生在堂前沉聲道:“肅靜。”
議論之聲這才消停。
福湘瑩雙眸一亮,挺直腰板大聲答曰:“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
堂上霎時變得鴉雀無聲、萬籟俱寂。
原本還等著看福湘瑩被先生斥責的藍瑛兒,臉上的笑容瞬間變得僵硬,甚是不甘地撇了撇嘴。
先生滿意地捋著胡須道:“甚好,福湘瑩近來長進頗多,望能持之以恒。”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望諸位每日歸家後皆要用心溫習,接下來繼續授課。”
課後歸府途中,福湘瑩步子輕快,麵帶喜色。
行到無人之處,她方轉頭對翎兒道:“今日堂上多謝你提醒,能得先生誇讚我記你一功。”
翎兒眉眼彎彎,鄭重其事道:“能得先生誇讚,全隻因小姐天資過人,近日又勤勉有加。”
“嗬,瞧你如今這模樣,勉強算個書童了。
“不過千萬莫驕傲,需得謹記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離合格的書童還遠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