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從政三十年,這種本事江振邦已爐火純青。
江振邦能一本正經地坐在主席台上,麵對成千上萬的觀眾,脫稿侃它個九九八十一分鐘,眼睛都不眨一下,忽悠這群九十年代的小老板就是手拿把掐。
也實在是省城記者這個身份,在當下的年代那簡直太好使了,即便是個實習的,也值得這幫小老板肅然起敬,奉為座上賓。
江振邦那兩封林業局和土地局的介紹信,對公家乾部絕對沒問題,但這些小老板可不太感冒,不如記者身份來得有效。
當然,這些小老板也有著自己的目的。
有些人希望江振邦給自己的廠子打個廣告,介紹客戶,拉來訂單。
有些人則想跟江振邦反映種種問題,希望他這個記者能上報曝光:什麼社區和街道乾部吃拿卡要,什麼地痞流氓收保護費,什麼工商稅務派出所查來查去沒完沒了,什麼張三李四欠了自己的錢一直拖著不還錢……
他們可是把肚子裡的苦水都倒了個乾淨,而他們反饋的這些問題看似和泳裝產業無關,但卻是對興寧市整體營商環境的一個補充,所以江振邦耐心聆聽,儘數記錄。不僅要寫,還要拍。
他每到一家企業,都要拍照留念,工作留痕。
接連兩天半,江振邦走遍了漁家屯街道的所有泳裝點。
不是沒人懷疑江振邦的身份,但深聊幾句,發現他談吐不凡,大多都放下了戒心。
尤其是當這些老板主動給江振邦送物送錢時,江振邦臉色大變,強硬拒絕,甚至連宴請也不接受,更讓他們對江振邦的記者身份深信不疑了。
騙子總得圖點啥吧,人家啥也不圖,那必然是記者,而且絕對是實習記者,轉成正式的,就不會這麼天真了,紅包、潤筆費什麼的收起來絕對不手軟。
這些企業老板胡亂聯想,心中做實了江振邦的記者身份,還在漁家屯街道內還掀起了一陣小小的輿論風波……
“省城來了個江記者,明察暗訪為民忙。”
“專問樁樁不平事,領導見了心發慌。”
這個順口溜傳得有鼻子有眼的,有人說他是專門調查營商環境的,有人說他是來暗訪乾部作風問題的,還有人傳言他背後有省裡的大領導撐腰,這次下來就是要整治地方上的歪風邪氣。
“你們都聽說了沒有?省裡來了個記者,在咱們轄區內轉了好幾天了。”
周五早上,江振邦對漁家屯街道泳裝產業調研的第四天,街道辦事處的黨工委書記徐國強坐不住了,一大早就把班子成員叫到辦公室,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李主任滿麵愁苦:“我也聽說了,書記,要不咱們找找關係,看能不能聯係上這個記者,請他吃個飯,聊聊?看看他到底想乾什麼?”
“廢話!”老徐煩躁地在辦公室裡踱來踱去:“現在最要緊的是找到這個人,我操他嘛的…都給我去找!要是找不到今天誰都彆回家了!你們誰能睡到好覺?!我昨晚聽到這事兒後一晚沒睡!省城啊…這萬一寫點什麼東西,興寧和海灣的市領導都要挨訓,搞不好咱們的皮就要被扒了!”
“是是是,我們今天讓全體乾部都下去,主動出擊,一定要把這個江記者找出來,請到咱們街道來坐坐,好好談談。”
幾個手下連忙點頭稱是,匆匆出門去了。
可惜他們注定要撲空了。
此時的江振邦已經開著那輛BJ212,離開了市區,行駛在通往鄉村的公路上。
副駕駛的座位上放著厚厚的調研資料,還有幾卷拍滿了照片的膠卷。
泳裝產業的調研基本結束,接下來他的主要目標是農業、文旅和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