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鷹有點不知道說什麼,跟著罵不行,幫忙辯解更不行,索性讓煙給市長點上。
周立偉接過煙,則安慰道:“市長您消消火,全國形勢如此,咱們興寧在您和書記的帶領下,相對來說風氣還算好的。”
江大鷹立刻也補充:“是啊,前兩天我還和立偉私下討論過,說咱們興寧有了您這個市長,是有史以來風氣最正,最團結最有乾勁的班子!”
劉學義罵完,胸中的那股邪火似乎也沒泄,他狠狠吸了一口,吐出的煙霧在午後的陽光裡盤旋。
“團結有乾勁也沒用,沒錢啊。振邦這報告寫得好!明明南方那幫官倒投機倒把導致經濟過熱,結果讓全國人民跟著吃政策緊縮的藥,這上哪說理去?!”
“尤其咱們東三省,就跟後娘養的一樣,活活被爬在身上吸血。他們搞產業園什麼政策都行,到咱們興寧就什麼優待都沒有……偏到姥姥家去了!”
江大鷹試探道:“文中提到的‘非均衡的區域發展戰略’這部分是不是比較敏感?之前我和立偉建議振邦刪掉比較好,但他堅持要留著。”
劉學義罵了幾句,情緒平複了些,又低頭看起了報告,聞言擺手道:“咱們自己人看沒事,但等我給上麵的領導看,肯定要改一改。”
還要給上麵的領導看?有多上麵?
江大鷹和周立偉對視一眼,眼中包含驚喜,江大鷹沒忍住,拍了拍兒子,意味不言自喻。
他們知道,劉學義這是對江振邦報告中宏觀經濟分析的部分,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那份報告的開篇,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宏觀經濟的困境,尤其是分稅製改革和緊縮政策對地方財政,報告的中期某一段,還特彆提到了部分地區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虹吸問題。
劉學義第二次閱讀報告,不像之前那樣看得快,問得也急,這次他看得更仔細,仿佛在咀嚼每一個字。
辦公室裡一時間安靜下來,隻剩下紙張翻動的聲音。
江振邦見狀,不聲不響地站起身,將幾人喝過的茶杯收拾了一下,拿起暖瓶,重新給茶壺續上熱水。
他動作不快,洗杯、溫壺、置茶、衝泡,一套流程行雲流水,沒有發出半點多餘的聲響。
等他將三杯色澤清亮的新茶分彆放到劉學義、江大鷹和周立偉麵前時,劉學義正好翻到了文旅規劃那一頁。
“古城開發……”劉學義的手指在報告上點了點,抬眼看向江振邦,“文旅這部分的規劃你寫的也好,極有水平!但如果真按你說的這麼做了,你確定就能實現讓興寧遊客翻十倍,旅遊營收翻五倍的效果嗎?”
“起碼比什麼都不做要強。”江振邦說完,又笑:“至於遊客和效益,畫餅嘛,我給叔您畫餅,您也去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那畫餅,不把餅畫大,不把故事講好,怎麼爭取支持呢?”
劉學義哈哈笑,指了指江大鷹:“隨你。”
江大鷹樂:“他這純粹是自學成才。”
劉學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把視線重新投回報告上。
又翻了幾頁,他的手指停在了國企改製的部門。
辦公室的氣氛再次變得嚴肅起來。
“錦紅無線電廠。”
劉學義念出這個名字,然後皺起眉頭,問江振邦:“你說這個廠子是咱們興寧在高新技術產業上唯一的火種,絕對不能讓它跟玄州市的無線電三廠合並。隻要對錦紅廠進行一番體製和技術上的改革,研究出幾個新產品,就能迅速扭虧為盈,成為咱們市的利稅大戶……你說的那些新產品具體是怎麼回事?有那麼大前景嗎?你給我仔細講講。”
江大鷹和周立偉的心都提了起來,這可是觸及到了最敏感的地帶,是報告中他們搞不懂,卻也最擔心的問題。
錦紅廠的合並方案,是市裡開會討論過的,雖然還沒最後拍板,但已經是大勢所趨。
而江振邦一個還沒工作的大學生,公然在報告裡跟市政府唱反調,膽子太大了。
可江振邦學的就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專業對口,江大鷹和周立偉對此沒什麼發言權,之前問他其中奧妙,隻是感覺有戲,但具體行不行,他倆是完全沒譜。
“產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