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鬆鼓掌之餘,心中倒吸一口涼氣,暗道哪來的妖孽。
筆杆子硬、智商高、素質強也就罷了,情商也是奇高無比,隨機應變說出的場麵話不僅風趣好聽,居然還他媽很講政治!
劉學義眼中也閃過一抹驚訝,但很快便恢複如常,麵帶笑意地輕飄飄地批評道:“不要瞎表態,你這麼年輕,喝壞了身體怎麼辦?那我不就對不起你爸對不起你了?”
江大鷹立刻打哈哈說不會不會,劉學義拿出香煙讓給江振邦問他抽不抽,看他擺手說這個真不抽,劉學義也沒在意,轉頭讓給在場的其他人。
房間立刻煙霧繚繞,徐胖子和女服務員離去,劉學義吐了煙,對江振邦隨口問:“剛才在車裡你提到了酒廠的問題,報告中寫的不詳細,針對這個廠子,你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興寧市的國營釀酒廠名叫朝陽山釀酒廠,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前身是一家私人燒鍋。
公私合營後,規模不斷擴大,巔峰時期也是市裡的利稅大戶。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衝擊,各地名酒品牌崛起,朝陽山釀酒廠固步自封,產品單一,包裝老舊,逐漸乏力。
等到四年後,憲法被修正,國營經濟從法律層麵正式變成了國有經濟,奉省也開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各大國營廠陸陸續續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國營、國有,看似一字之差沒什麼區彆,但生產資料的所屬權發生了本質的改變,企業性質,工人地位,管理方式……全都是雲泥之彆。
那時,朝陽山釀酒廠也會從國營變成國有,接著連年虧損,2005年被廠長用金融手段零成本收購,又裁掉了大批員工,換了商標,改了名字,一年時間就轉虧為盈。
其中貓膩,都不用細想,而諸如此類的例子在全國範圍內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江振邦心中感慨,放下剛拿起的茶杯,開口答道:“朝陽山釀酒廠和大部分國營廠的問題一樣,主要是人和製度的問題。人的思想老舊,製度不夠獎罰分明,乾多乾少一個樣,員工沒乾勁。”
“管理層看到一些其他城市國企改製的例子,心底沒準指望著由公產變私產,巴不得廠子早點破產,不暗中搞破壞就不錯了。這種人一方麵要給點好處,另一方麵必須得給他們緊緊皮,讓他們換思想,不換思想就換人,他們不願意乾,有的是人願意乾……”
江振邦客觀地指出了酒廠的一些問題,並給出了整改策略,又大致講了對於現在這個時代關於酒廠的營銷和經營理念,
劉學義聽完,不置可否地點點頭,隨後卻輕輕歎了口氣。歸根結底還是一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換了新廠長有什麼用?即便新廠長是個有能力且有情懷的,不願意自己創業,反而使出渾身解數讓廠子做大做強,用不了多久,這個廠長見得多了,心裡就又該不平衡了,憑什麼私企老板能拿走全部利潤,我卻隻拿死工資?
這是人性作祟,不以外物轉移。
正因如此,國家對國企采取了‘抓大放小’策略,否則管不過來的,隻要儘量保住大型國企,小的自生自滅吧,那些都是要甩掉的包袱。
無論廠子是國企還是私企,隻要還活著,不倒閉,繼續交稅,肉就都在鍋裡。稅收和就業才是國家最看重的東西,什麼國企不國企隻是個牌坊。
但對那些被下崗的工人家庭來說,這就是事關生死的問題!
劉學義聽了片刻,道:“你說的這個以國資占主導地位,進行混合所有製改革是個不錯的思路,之前我看相關文件提過,但沒你講的清晰…有時間你可以做個方案說明出來,把南方那些進行過混合所有製改革的例子講一講,再講一講我們興寧該怎麼搞。”
“好的,我回頭就寫。”
江振邦立刻答應下來。
“咚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