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個小時前,上午八點,江振邦與張山一同拜訪了丁建國正在裝修的二店。
那兒距離江家不過二百米,丁建國為了監工,乾脆在店裡支了張行軍床,吃住都住在二店。
江振邦過來,一是給丁建國繼續授課,深入講解了從精品果蔬店向綜合性超市過渡的經營理念和具體步驟;二就是提醒他,市裡的領導最近很可能會去一店實地考察。
江振邦做出這個判斷的邏輯很簡單,他在調研報告裡提到了“老兵精品果蔬”,與劉學義彙報時,更拿它當作“農+工+服”三產立體模型的微觀樣本來講了。
眼下果蔬店規模雖然小,但相對規模來說,所取得的成績可是相當驚人。劉學義聽了他的彙報,肯定要去現場看一看情況是否屬實。
江振邦做過領導,懂得換位思考,這事兒換做他,他也會去看的。
你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怎麼就那麼能耐呢?筆頭耍得好可以理解,隨便給人出個主意,動動嘴皮子,就能點化出一個開業當天營收過萬的店鋪?這聽起來多少有點玄乎。
就算真有這麼個事兒,我也要問問老板,這裡麵到底有你的幾分功勞。
所以,江振邦必須與丁建國提前通氣。早上八點半,二人聊完,丁建國心中打好了腹稿,就去一店送貨了。
沒想到,劉學義不僅來了,還帶來了興寧的一把手孫國強。
更沒想到,他們來得這麼快,這麼突然。
而當孫國強那台白色普桑悄然駛入政府大院時,江振邦人就在主樓三樓李青鬆的辦公室裡,幫著完善那份評估報告。
他從窗口的位置,清楚地看到了劉學義和李青鬆下樓,與孫國強彙合,然後一行人步行著朝市醫院的方向走去。
江振邦心裡略感意外,但並不慌張。丁建國那邊已經安排妥當,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劉學義昨天交代的另一項任務完成好。
他收回視線,鋪開一張新的稿紙,在頂頭寫下了幾個字:《關於我市國營企業推行混合所有製改革的初步構想》。
……
“你小子可以啊!”
九點半,李青鬆推門而入,臉上帶著一股子藏不住的笑意,開口就誇了江振邦一句。
江振邦抬起頭,故作茫然地站起身:“李哥咋了?你剛才去哪兒了?”
李青鬆嗬嗬一笑,擺手道:“行了,書記回來了,拿著報告原件跟我上樓。”
江振邦心中了然,麵上則恰到好處地流露出一絲受寵若驚,拿起剛寫的東西,又端起那本兩個磚頭厚的報告,跟在李青鬆身後。
如果不出意外,這次與孫國強談話結束,就會分配他的工作了。
江振邦心中忽然有點感慨,忙活了一個多月,馬上要完成了階段性目標,即將第二次踏入仕途,不知又會看到怎樣的風景。
“張大哥。”
抵達第五層的頂樓,路過市委辦公室的時候,門開著,李青鬆停下腳步,跟裡麵坐著的男人打了聲招呼。
對方約莫四十多歲,圓臉微胖,一米七八左右的個頭,臉上總是掛著一團和氣的笑容。
“來了。”
男人嘴上回應,目光在李青鬆身後的江振邦身上停頓了一下,笑容更濃了:“小夥子真精神啊。”
李青鬆側過身,說正式介紹一下:“江局的小兒子,江振邦…這位是張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