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三日,清晨。
秋日的陽光給興科技術廠披上了一層淡金色的外衣。
廠區內,地麵被衝洗得一塵不染,廠區各處牆麵上,宣傳科連夜繪製的工人宣傳畫色彩鮮亮,就是六七十年代的畫風,畫中男女工人采用揮拳、前進、勞動等極具力量感的姿勢,嶄新的油彩還未完全乾透,散發著一股振奮人心的氣息。
上午九點半,一列由奧迪和桑塔納組成的車隊,平穩地駛入廠區大院。
車門依次打開,海灣市市長陳平、興寧市委書記孫國強、市長劉學義三位主要領導,在各自隨行人員的簇擁下走下車,三四個記者跟隨拍照。
江振邦早已帶領著陳玉彬等廠委班子成員在辦公樓前恭候。奉陽工業學院的周明德副校長也帶著幾位核心教授站在一旁。
“陳市長。”劉學義滿麵春風,走在最前麵,為雙方做介紹:“這位就是我們興科技術廠的廠長,江振邦同誌。”
陳平的目光落在江振邦身上,這位海灣市的一把手約莫五十出頭,氣度沉穩,他主動伸出手,眼神裡藏著一絲毫不掩飾的驚訝:“真是年輕啊,好樣的!”
“謝謝領導誇獎!”江振邦與他握手。
“這位是廠黨委書記,陳玉彬同誌。”劉學義又介紹了旁邊的陳玉彬。
“好啊,一少配一老,嗯,陳書記你辛苦哇。”
陳平又與陳玉彬握手,陳書記也是見過世麵的,過去錦紅廠輝煌的時候,更大的領導陳玉彬也接觸過,此時隻是笑眯眯地點點頭:“不辛苦,主要是振邦小廠長有能力。”
接著,陳平又轉向一旁的周明德,熱情地說道:“周校長,久仰大名。這次興科廠能有如此快的轉變,你們奉陽工業學院功不可沒。你們這次可是為我們地方經濟發展立了大功。”
周明德笑著擺手:“是我們沾了興科廠的光,我們的學生和老師在這裡也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寶貴經驗。”
陳平又道:“這種‘產學研’一體的合作模式,值得我們海灣市進一步大力推廣。”
周明德也笑著說是,學校正有這方麵的打算。
簡單的寒暄過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開始了視察。
嶄新的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工人們穿著統一的藍色工裝,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
空氣中彌漫著機油和塑料製品混合的氣味,卻讓人感到一種勃勃的生機。
“這條生產線是新上的?”陳平指著一條正在高速運轉的流水線。
“是的,陳市長。”
江振邦走在他身側,從容應答:“這是我們最新引進的第四條插排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單線日產量能達到八千支。”
“良品率能控製在多少?”陳平一邊走,一邊突然問道。
“目前插排的良品率是百分之九十六,電水壺是百分之九十五。”
“我們設立了三道質檢關,並且建立了班組間的良品率競賽機製,次品率每降低零點一個百分點,都有相應的獎金。”
孫國強點點頭,指著一條正在快速組裝的生產線:“這條線的產能極限是多少?工人的勞動強度大不大?”
“報告孫書記,這條插排生產線三班倒,日產能可以達到八千支。我們優化了工序,雖然大部分是坐姿操作,但訂單太多太急,工人們勞動強度還是有點大的。”
“目前,廠裡的財務情況好轉了,我們正在辦理一筆八百萬的銀行貸款,大概下個月初就能批下來,有了這筆錢,我們將進一步增加新生產線,擴招工人,到時這種情況就能緩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