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和趙敏都是老記者,見過的大人物、聽過的離奇事不知凡幾,但眼前這個年輕人,依舊讓他們感到一種難以言說的違和感。
他的年紀太輕,氣質卻老練得像是浸淫官場商海幾十年的老狐狸,每句話都穩重得體。
江振邦將自己的上位,包裝成了一場“有誌青年遇上伯樂領導,在改革春風下大膽實踐”的時代劇。
故事裡,他個人的能力是引子,市領導的魄力是關鍵,而國企改革的大背景則是舞台。
每一個環節都經得起推敲,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正向的能量。
李建和趙敏手中的筆快速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他們敏銳地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家的發家史,更是一個絕佳的新聞題材。
一個二十一歲的大學畢業生,是如何在短短八十天內,將一個負債千萬、瀕臨破產的國營老廠,改造成一個手握過億訂單、前途光明的明星企業?
這個故事本身,就是對興寧市、乃至整個奉省國企改革成果的最好詮釋。
“江董,口說無憑。”
采訪的尾聲,李建推了推眼鏡,目光灼灼,“我們想去興寧實地看一看。”
“隨時歡迎,現在咱們就出發?”
當天下午,江振邦便陪同兩位記者,帶著采訪團隊返回了興寧。
晚上到了地方,在興寧最好的飯店,安排一頓生猛海鮮和珍饈美酒。
次日,記者們才到興科公司實地走訪。
江振邦讓劉學義和夏朗來打了個照麵,拍幾張照片,再講幾句話。
臨走的晚宴,劉學義也出席了,再來一頓生猛海鮮烤全羊。
把這群無冕之王喝美了,江振邦讓馮子豪,每人都送上不菲的紅包做潤筆費,這是當下行內的規矩。
剛送走《奉省廣播電視報》和《奉陽晚報》的記者,還沒完。
第二天一早,錢愛萍副校長的電話就打了過來,通知江振邦奉省電視台新聞頻道的人已經出發,下午就到興寧,讓他做好接待準備。
這次的陣仗,比之前兩家報社的要大得多。
下午一點,一輛印著“奉省電視台”字樣的依維柯,和兩輛掛著政府牌照的桑塔納,浩浩蕩蕩地駛入了興科公司的大門。
電視台這邊人就多了,主持人、攝像、燈光、錄音,甚至還跟來了一位副總監親自督陣。
校方這邊,校長李蘭芝和副校長錢愛萍親自跟車前來。
市裡更是不敢怠慢,孫國強和劉學義都出麵了。
海灣市那邊也提前通知了,領導非常重視,書記王洪澤、市長陳平,宣傳部長孫明傑,以及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周海都來蹭鏡頭了。
這場麵,與其說是對企業或某位企業家的專訪,不如說是一場高級彆的政治宣傳活動。
采訪過程被安排得滴水不漏。
從江振邦的個人經曆,到興科公司的奇跡轉型,再到VCD產品的現場演示,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了精心彩排。
江振邦的表現無可挑剔,他將早已爛熟於心的說辭娓娓道來,既突出了個人的能力與遠見,又將功勞巧妙地歸於市委市政府的英明領導和改革開放的時代春風。
孫國強、劉學義、王洪澤等領導,自然也要在鏡頭前發表講話。
整個采訪過程持續了近三個小時,但不知道真正能剪入鏡有多少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