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強同誌,學義同誌,這件事,你們怎麼看?”
麵對羅少康的提議,方清源沒有立刻表態。
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在水麵的茶葉,慢條斯理地喝了一口,然後把視線投向了興寧市的兩位主官。
孫國強沉吟道:“興科是興寧的興科,更是奉省的興科,也是國家的興科。隻要有利於企業發展,有利於我們奉省的經濟建設,我們興寧市委市政府一定擁護省裡的決定。”
“不過,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淺見。”
話音一轉,孫國強組織著語言:“興科是從錦紅無線電廠這個老軍工企業的底子上發展起來的,根在興寧,一千多名老職工也都是興寧人。如果整體搬遷,職工安置是個大問題,必然會影響穩定。”
“而且,興科帶動起來的上下遊產業鏈,像五金、塑料、包裝、物流,也都在興寧,如果搬離,等於把整個生態都破壞了。”
劉學義立刻補充:“孫書記說得對,興科歸屬權可以改變,但不能搬走。另一方麵,興寧市政府以前對興科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企業這才剛發展起來,去年還沒給興寧市分過紅呢,利潤全用來擴建投產了。”
“所以,我想,即便興科上收到省裡,興寧市最好能留下一部分股權。即便留不下,也應該給一些其他補償。”
兩個人一唱一和,核心意思很明確:省裡可以拿走歸屬權,但廠子絕對不能搬走。
如果能讓興寧市政府保留一部分股權,那是最好的,留不下股權,那就給足錢!!
方清源放下茶杯,臉上露出了一抹讚許的笑容。
“國強同誌,學義同誌,你們兩個有大局觀,有胸襟,而且步調一致,難得啊!”
然後,他掃了眼海灣市的兩位主官,但沒問他們意見,而是直接望向江振邦:“作為興科的董事長,你是什麼想法呢?”
王洪澤和陳平的臉色卻更加難看了,綠的冒光。
興寧都舍得了,他們海灣市要是再唧唧歪歪,就顯得太小家子氣了。
而且,省長完全沒問他們海灣市的態度,當然,興科歸屬興寧市,省長不問他們也理所應當。
可方清源當著他們的麵,誇獎了孫國強和劉學義,說他們兩個有大局觀,有胸襟,步調一致…反過來,是在說誰沒有大局觀,誰不能步調一致呢?
“我服從組織安排,但是,我也完全讚同孫書記和劉市長的意見。如果省裡真的考慮上收興科,現有的生產基地肯定還是留在興寧的。”
為了不讓王洪澤和陳平過於難受,讓他倆覺得自己早就心懷鬼胎,江振邦沒笑,隻是思索道:
“而集團的總部、資本運作和前沿技術研發部門,以及未來擴建的生產基地,都可以設立在奉陽或省內其他地區,這樣既能享受到省城的政策、人才和信息優勢,也不會造成興寧產業的空心化。”
“還有股權歸屬……我也讚成學義市長的想法,我本人是興寧人,興寧市委市政府,為興科的振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所以我希望,即便興科被上收到了省裡,興寧市也能暫時保留一部分股份,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
羅少康皺眉道:“這個不妥啊,如果給興寧裡留股權,那興科的產權關係與行政隸屬關係不統一,一個企業怎麼能由兩級政府同時管理呢?這一定會出現混亂的。”
江振邦乾咳一聲:“目前,興科在興寧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發展的很好。當然,我們也期待,省領導能夠帶領我們興科發展的更好。”
換而言之,如果歸到省裡,興科就不好了,管理就混亂了,那絕對不是興寧市的問題,請省領導好好找找自己的毛病。
羅少康聽懂了其中潛台詞,啞然一笑,沒有計較。
因為人家江振邦說的沒錯,興科確實是在興寧市委市政府的充分支持和信任下才有的今天,你們省領導現在直接就把桃子摘走了,什麼都不留,那吃相也太難看了!
劉學義又問:“羅省長,假如興科整體劃撥到省裡後,省裡準備給興寧什麼補償呢?”
以後興科給省裡上的稅,連續三年分你們三成就不錯了。
羅少康心裡是如此想的,但嘴上不能這麼說,麵不改色:“這個具體條款,需要成立一個工作組,對興科集團進行仔細評估後,才能得出結論。”
言罷,他看向了方清源,用眼神征求他的意見。
方清源沉思片刻,緩緩道:“國企改革,政企分開、權責統一的初衷,就是為了減少行政乾預,搞活企業,讓企業甩開包袱,得以發展。”
“而現在的興科,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全國矚目的成績,興寧市委市政府的功勞不能忽視。”
“但小靈通項目,也確實需要省裡出麵協調推動,現階段,我們還是要統籌兼顧。後續再視情況而定……”
羅少康微微挑眉,明白了省長的意思。
不掏錢,也不給稅,但留一部分股權給興寧,大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以後輿論小了點,再把股權全收回來!
領導表了態,羅少康轉向身邊的省國資局和體改委的領導:“視察完興寧的國企工作之後,你們就以省長的思路為基礎,牽頭組織一個調研組,對興科集團升為省屬國企的可行性,進行一次全麵、細致的研判,儘快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
方清源點點頭:“我提醒一句,你們要充分尊重興科和興寧市委市政府的意見,這麼做為了興科的未來發展,無論是資金還是政策,都要大力扶持,省裡不是來做惡人的。”
“是,省長!”幾位廳長立刻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