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開會。”
九點整,會議室裡的人到齊了。
當省委書記金瑞澤和省長方清源一前一後走進來時,整個會議室的氣氛瞬間變得莊重起來。
金瑞澤是一位身材微胖,帶著眼鏡的老人,他坐在主位,率先開口道:“今天我們召開這個專題擴大會議,主要是為了深入探討一下,關於我們奉省經濟體製改革中的核心工作,也就是國企改革,遇到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他沒提興科,一開口就站在了全省的高度,給會議定了調子。
“過去一年,我們全省在國企改革方麵,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麵臨著嚴峻的挑戰。不少老企業,曆史包袱重,市場觀念弱,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舉步維艱。如何盤活存量,激發活力,是我們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海灣市代管的興寧縣級市,近半年的改革工作,搞得有聲有色,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思路。尤其是興科集團的成功,堪稱一個奇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金瑞澤目光環視一周,最後,落在了末席,那個會場最年輕的身影上:“所以,我們特意請來了江振邦同誌。”
金瑞澤露出和藹的笑容:“年輕人,不要緊張,今天讓你來,就是想聽聽你們企業自己的想法。”
“金書記,方省長,各位領導大家好。”
江振邦站起身,微微躬身,讓眾人認識一下。
“坐下說,坐下說。”
金瑞澤擺了擺手,繼續開會。
流程很簡單。
金瑞澤這個書記做開場定調子後,方清源這個會議主持人發言補充,並指示副省長羅少康,對全省去年開始推進現代企業製度試點的100戶單位工作進度,做了一個簡要的彙報。
報告裡,羅少康列舉了大量數據,點出了一批改革成效顯著的企業,但所有人都聽得出來,前麵說的那些,都隻是鋪墊。
果不其然,在彙報的最後,羅少康話鋒一轉,將焦點集中到了興科集團身上。
“在這一百戶試點企業中,表現最為突出,成績最為耀眼的,就是興寧市的興科技術集團,根據聯合工作組的評估,興科集團目前的總資產……”
這些數字,在座的常委們昨天都通過報告看過了,政府領導班子也略有耳聞,所以此刻氛圍依舊。
“基於以上考慮,省政府經過初步研判,認為應當將興科集團上收為省屬國企,集中全省資源,為其下一步的跨越式發展保駕護航。”
彙報完畢,省長方清源開口了:“剛才少康同誌把基本情況都介紹了一遍,興科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
他的目光轉向江振邦:“振邦同誌,今天請你來,不是讓你當學生聽課,是想讓你當半個老師,給我們這些抓宏觀工作的領導,講一講一線的具體情況。”
“你就從興寧市這半年的國企改革工作開始,把你們的先進經驗,尤其是錦紅廠的改革經驗,原原本本地給我們大家講一講,讓我們都學習學習。”
此言一出,在座的領導們都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在明麵上,這就是今天會議的核心議題!
江振邦沒站起來,剛才書記指示了嘛,讓他坐下講,他就坐下講了。
“感謝方省長和各位領導給我這個機會,關於興科集團從錦紅廠改製而來的過程,我作為親曆者,可以向各位領導做詳細彙報。”
話音頓了頓,江振邦接著說道:“但是,關於興寧市整體的國企改革工作……似乎不應該由我來講,這項工作是在興寧市劉學義市長和孫國強書記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
“我隻是兼任著興寧市國資局發改科的科長,具體執行了一些工作。由我來彙報全市的先進經驗,可能會很片麵,也是越俎代庖,不合規矩。”
“我認為,這項工作,理應由孫書記或者劉市長,親自向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們當麵彙報,才最為妥當。”
會議室內陷入沉默,氛圍有點微妙。
方清源掃了一眼金瑞澤以及其他常委一眼,微笑道:“那就你隻講講錦紅廠的改革過程吧。”
江振邦應了一聲,坐直身體,開始回顧過去。
“自1995年8月22日,我以聘任的方式,擔任錦紅廠廠長之後,先……接著,然後……最後……取得了一點微小的成績。”
“接下來,我們興科將在中樞精神、省委省政府指示、興寧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很簡短,非常精煉,隻用五分鐘,他就說完了,讓眾人有一種“就這?”“沒了?”的感覺。
習慣了聽長篇大論、官八股廢話的一眾領導們略顯錯愕。
但本著對年輕人的照顧,會議室裡還是響起一陣稀稀落落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