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醫門逐漸步入正軌,弟子增多,各項特色醫術也開始嶄露頭角,一個迫切的需求擺在了雲清麵前——需要建立一個係統性的知識保存與傳承中心,將散落的智慧彙聚起來,供門人弟子查閱、學習、借鑒,並作為宗門底蘊不斷積累。
於是,建立“醫道典籍庫”即藏經閣)的計劃被提上日程。
地址選在了天醫殿後方,依山而建的一處僻靜石窟。此處岩石堅固,環境乾燥,且靠近混沌泉眼,靈氣充沛中正,利於典籍的長期保存。
雲清親自設計,陸壓帶領部分弟子負責開鑿石窟、煉製書架玉台;玄旻以其寒氣封固石窟內壁,確保溫濕恒定;青羽負責內部通風與靈氣循環係統的構建;幽熒則以其對魂力波動的敏感,檢查石窟是否有殘留的雜念或不利於神魂閱讀的隱患。
經過一個月的精心營造,醫道典籍庫初具規模。石窟內部空間廣闊,被劃分成數個區域。穹頂鑲嵌著夜明珠與聚光陣法,光線柔和而明亮。一排排由“清心木”打造的書架整齊排列,散發出淡淡的寧神香氣。還有一些特製的玉台,用於存放玉簡、獸皮卷等特殊載體的典籍。
典籍庫的核心,是一座小型的傳承玉碑,由雲清親手煉製,其上刻錄了天醫門根本宗旨“醫道無界,萬族同輝”以及核心門規。任何弟子進入典籍庫,都需先在此碑前靜立感悟,牢記宗門理念。
接下來,便是填充庫藏的重頭戲。雲清將此項工作交給了心思縝密、負責檔案整理的幽熒主導,四位親傳弟子及各部負責人協助。
填充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展開:
一、根本傳承區:
此處收藏著天醫門的核心傳承。
《神農百草經》元靈烙印拓印簡化版):包含萬物藥性、五行歸屬、基礎醫理,是所有弟子必修之基。
《五行調和訣》總綱及基礎篇:雲清醫道理論的根基。
《觀脈境詳解》:雲清關於如何洞察能量流動、探查病灶的修行法門與心得。
雲清親自編撰的《天醫門規》及《醫者操守戒律》。
二、特色技藝區:
此處收藏著目前已成體係的特色醫術。
《冰魄銀針·寒脈封療秘要》玄旻主修,雲清整理)
《焚煉本草精要》與《火毒淨化初解》陸壓主修,雲清整理)
《太陰淨魂灸術綱要》幽熒主修,雲清指導,幽熒參與編撰)
《靈羽通脈術精義》青羽主修,雲清指導,青羽參與編撰)
以及四位親傳弟子這半年來的修行筆記與典型病例分析。
三、萬族醫案與體質研究區:
這是典籍庫中極具特色的一部分,旨在實現“萬族同輝”的願景。
《巫族氣血運行與秘藥改良初探》基於烈山部等案例)
《妖族體質辨析與妖丹煉製基礎》陸壓及煉丹部整理)
《草木精靈生機引導案例集》木禾等弟子貢獻)
《金石之靈結構與固元正骨法》石堅等弟子貢獻)
《水族經絡特性與潤脈滋養術》珠瑩等弟子貢獻)
《鬼族魂體結構與淨魂灸適應症》幽熒主導編撰)
《羽族風靈親和與通脈優化案例》青羽主導編撰)
甚至還開始收錄一些來自記名弟子口中的、其本族流傳的土方、偏方需經雲清或親傳弟子驗證其有效性與原理後收錄),雖然粗淺,卻也是寶貴的民間智慧。
四、丹藥與資源區:
《基礎丹藥圖譜》包含化淤清源丹、辟毒丹等已成熟丹方)
《不周山及周邊區域靈植、礦物圖譜》藥圃與資源部整理繪製)
《藥性炮製與提煉基礎》陸壓及煉丹部整理)
五、雜聞與外部資料區:
雲清遊曆洪荒的見聞錄包含對各地風土、疾病、能量環境的觀察)。
與闡教、截教弟子接觸的簡要記錄隱去敏感信息)。
關於幽冥教等潛在威脅勢力的零散信息記錄。
一些來自外界求醫者口述的、關於洪荒其他地域奇特病症的描述。
所有入庫的典籍,無論是玉簡、書卷還是獸皮,都經過雲清或以四位親傳弟子為首的核心團隊審核、整理、編號,並設下相應的禁製。根據典籍的重要性和涉及知識的深淺,劃分為“普通”、“精要”、“秘傳”、“鎮宗”四個等級,對應不同的借閱權限。普通弟子可借閱普通級,表現優異或達到一定修為可申請精要級,秘傳級需親傳弟子或得到雲清特許,而鎮宗之寶目前僅有《神農百草經》元靈烙印完整版)和雲清的核心修行筆記,非掌門或下任掌門候選不得閱覽。
醫道典籍庫的建立,如同為天醫門打造了一座智慧的寶庫與傳承的燈塔。它將散落的智慧珠玉串聯起來,形成了係統性的知識體係。弟子們可以在此查閱前輩經驗,學習同門妙法,了解萬族特性,極大地提升了學習效率和研究的深度廣度。
雲清站在典籍庫中央,看著逐漸被典籍填滿的書架,感受著那彌漫在空氣中的、由無數智慧凝聚而成的厚重道韻,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這不僅僅是一座藏經閣,更是天醫門道統的載體,是“醫道無界,萬族同輝”理念的實體化見證。它將在未來的歲月裡,不斷吸納新的知識,孕育新的思想,為天醫門的壯大與醫道的傳播,提供永不枯竭的源泉。
喜歡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請大家收藏:()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