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念頭讓他心跳驟然加速!他立刻意識沉入靈泉空間。
空間一角,整齊碼放著他前世收來的各種“有價值的廢品”,其中就包括從圖書館收來的、不同年代的舊報紙和雜誌,都用繩子捆得好好的。
他憑借記憶,快速翻找著。終於,在一捆標注著“20102016年《樺市晚報》”的舊報紙中,他找到了那份2015年某日的報紙!社會新聞版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標題是:《白山深處發現二戰日軍地下工事,部分遺留物散失》。
他屏住呼吸,仔細閱讀。
報道內容不長,提到工事位於“鬆縣東崗鎮以北深山,靠近原三道溝林場、鷹嘴崖東南側”,
被發現時內部空曠,有廢棄箱體,據勘查曾存放大量物資,但早已被盜掘一空,
旁邊配了一張模糊的洞口照片和一張簡略的方位示意圖。
這地方離李家坳沒多遠,前世在當地傳的沸沸揚揚,李滿倉也聽村裡的老娘們說過。
“鷹嘴崖……三道溝……”
他立刻拿出從日裔頭目身上搜出的那張簡易地圖,與報紙上的示意圖仔細比對!
心臟狂跳!雖然地圖畫得簡陋,報紙印刷模糊,但鷹嘴崖那個獨特的山形輪廓、三道溝的大致走向,竟然高度吻合!
尤其是鷹嘴崖的標誌性特征,在地圖和報紙示意圖上都以相似的形態呈現!
“位置……真的對上了!”李滿倉深吸一口氣,壓抑住內心的激動。
前世老年人紮堆的情報中轉站,居然成了關鍵線索,徹底印證了那三個日裔的說法,並提供了精確的地點!
李滿倉打算明天去找找。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滿倉便已起身。
他以需要為廠裡探尋新的長期穩定山貨來源為由,告知家人要進山幾日。
李滿屯和王秀芹如今對他獨自進山已習以為常,隻是叮囑多加小心。
李滿倉做了充分準備:充足的乾糧、水壺、繩索、撬棍、斧頭、多盞馬燈和大量火柴蠟燭。
他將那把手槍檢查好,子彈上膛,放在空間順手的位置。
一切就緒,他帶著火雲,再次踏入茫茫雪原,目標直指鷹嘴崖東南側山坳。
根據報紙示意圖和地圖比對的位置,他一路跋涉。
越往深處,山路越是崎嶇難行,厚厚的積雪下隱藏著無數危險。
火雲在前方靈活地探路,不時發出警示,避開潛在的雪坑和脆弱冰麵。
經過近一天的艱難行進,在夕陽將天空染成橘紅色時,他終於抵達了報紙上描述的那個山坳。
這裡地勢隱蔽,四周是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枯木林。他仔細搜尋,不放過任何可疑的痕跡。
終於,在一處覆蓋著厚厚冰掛和枯藤的岩壁下方,他發現了一個極不自然的凹陷。
扒開表麵糾纏的藤蔓和積雪,一個經過人工修鑿、略顯狹小的洞口顯露出來。
洞口被幾塊看似隨意、實則巧妙堆砌的大石半掩著,若非有心尋找,絕難發現。
李滿倉沒有立刻行動,而是耐心觀察四周,確認無人跟蹤或埋伏。
天色漸暗,他在附近找個避風處休息一晚,養精蓄銳,明早再進入。
厚厚的熊皮鋪在角落,李滿倉燃起一堆篝火,掏出一大把穿好的肉串,均勻的插在火堆邊上,
肉串早就裹滿了醬汁,沒一會功夫,就發出濃濃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