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愈發猛烈,鵝毛般的雪片密集落下,迅速覆蓋著激戰留下的痕跡。
李滿倉如同一個最細致的清道夫,在逐漸被染白的山穀中穿梭。
他首先將散落各處的屍體一一收入空間,確保沒有任何一具遺漏。
這些屍體必須找機會徹底處理,絕不能留下任何線索。
接著是武器和裝備。
那支帶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幾支衝鋒槍,大量的子彈,還有這些人隨身攜帶的背包、水壺、指南針、乾糧……所有能證明他們身份和來曆的東西,都被他毫不留情地掃蕩一空。
他甚至細心地用雪掩埋了那些一時無法完全清除的血跡,並用樹枝掃平了自己和火雲留下的足跡。
做完這一切,山穀看起來就像經曆了一場野獸間的殘酷爭鬥,又被一場大雪匆匆掩埋,除了空氣中尚未完全散儘的硝煙和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氣,幾乎看不出這裡剛剛隕滅了十餘條生命。
李滿倉沒有立刻下山。
如此大的風雪,現在下山,太危險了。
他帶著火雲,重新回到了那個位於崖壁上的隱蔽洞穴。
這裡暫時是安全的,也是檢查戰利品、尋找線索的最佳地點。
洞穴內,李滿倉點燃了一盞從空間裡取出的防風馬燈,昏黃的光暈驅散了黑暗。
他將收集來的十幾個背包和雜物堆在麵前,開始逐一檢查。
大部分物品都很普通,製式武器,壓縮乾糧,急救包,甚至還有一些日元和全國糧票,這些訓練有素的武裝人員,很可能與之前的林為國同屬一個網絡。
他的注意力最終落在了一個看似頭目和一個負責技術勘測人員的背包上。
技術人員的背包裡,有一本用防水油布包裹的筆記本。
李滿倉翻開,裡麵是密密麻麻的日文和手繪的草圖,夾雜著一些數字和符號。
他借助這段時間學習的日文基礎,結合草圖,勉強辨認出一些內容。
筆記主要記錄了他們對長白山這片區域的多次地形勘測數據,以及……對幾個特定坐標點的分析和推測!
其中一個坐標點,赫然就是他發現的那個地下堡壘所在!
而那個頭目的背包裡,則有一張折疊起來的、材質特殊的厚紙。
李滿倉將其展開,瞳孔驟然收縮!
這是一張繪製極其精細的軍用地圖,比例尺很大,覆蓋了長白山相當大的一片區域。
而在地圖上,清晰地標注著七個醒目的紅色標記點。
其中一個,正是他已知的那個地下堡壘。
而另外六個標記點,分散在不同的山脈、河穀甚至湖泊附近,旁邊標注著諸如“二號庫”、“三號庫”、“七號觀測點”等字樣!
這張地圖,仿佛一道閃電,劈開了李滿倉之前的認知!
他一直以為,自己偶然發現的那個地下堡壘,是一個孤立的、偶然遺留的秘密據點。
但現在看來,那根本就不是唯一。
日軍當年在這片廣袤的長白山區,竟然修建了至少六個類似的秘密倉庫或者據點,構成了一個隱蔽的網絡。
“鬆平機關”的手筆,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這張地圖的價值,無法估量。
它不僅證實了敵人的龐大計劃,更指明了其他可能藏有財富或秘密的地點!
李滿倉強壓下心中的震驚和一絲火熱,將地圖小心地收好。這將是未來重要的信息來源和行動指南。
就在他以為這次伏擊收獲巨大,暫時挫敗了敵人一次重要行動,可以稍微鬆一口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