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
中央組織部一紙調令,將時任海城市委副書記的徐向東,調到了同樣位於海城市的省政府任東海省副省長,專門負責全省的工業生產,還有跟工業生產有關的招商引資、合資等項目。
這一突如其來的任命,讓徐向東既感到意外,又充滿了期待。
在紅星機械廠任廠長,海城市委副書記等崗位上,他早已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對地方經濟的深刻理解。
此次調任副省長,無疑是對他過往工作的一種肯定,同時也意味著他將麵臨更大的挑戰和責任。
徐向東深知,工業生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招商引資、合資合作則是推動工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途徑。
他決心在新的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優勢,為東海省的工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任後,徐向東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他首先深入調研了東海省的工業生產現狀,走訪了多家企業和工廠,與一線工人和管理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他深刻認識到東海省在工業發展方麵的潛力和挑戰,也明確了自己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為了推動工業升級和發展,徐向東積極組織開展了招商引資和合資合作項目。
他親自帶隊前往國內外多個地區進行招商考察,與多家知名企業進行了深入的洽談和合作。
在他的努力下,東海省成功引進了一批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吸引了一批優質的企業落戶。
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不僅促進了東海省的工業發展,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
同時,徐向東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他積極推動建立了多個科研機構和人才培訓基地,引進了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和技術骨乾。
他還親自參與到了人才培養和引進的工作中,通過舉辦講座、開展培訓等方式,不斷提升當地人才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
在他的帶領下,東海省的工業生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工業生產總值和利潤逐年攀升,企業效益和職工收入也得到了不斷提高。徐向東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認可和讚譽。
這時候,外國一家“點眾汽車”的知名企業,在經過實地考察後,準備在海城市建立一家大型的汽車生產線,需要尋找有一家有實力,信得過的私營企業進行合作。
徐向東首先想到的是海波實業集團公司。
這家公司在董事長劉海波的帶領下,從一個機械生產小作坊,到生產電冰箱的中型企業,再到涉足房地產的多元化集團公司,每一步都凝聚著劉海波的智慧和汗水。
海波實業集團公司以其穩健的經營策略、先進的技術實力以及良好的市場口碑,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與“點眾汽車”的合作,無疑將為海波實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劉海波深知,這次合作不僅是對公司實力的一次檢驗,更是推動公司邁向更高層次的重要契機。
於是,由徐向東副省長牽頭,劉海波積極與“點眾汽車”的高層進行洽談。
他親自帶領公司團隊前去國外的“點眾汽車”生產廠進行實地考察,力求在合作中實現雙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