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7—9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
朱若溪懷著緊張而堅定的心情,準備參加高考。
楊景升也開始放暑假,帶著女朋友喬欣語一起回到了太平鎮。
大家一起為朱若溪加油打氣。
7月7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楊秀清悄悄起床,熬了一鍋紅棗粥,寓意“早中”。
朱若溪出門前喝了半碗,手心微微出汗,卻衝母親笑了笑。
考場外人潮湧動。
楊景升遠遠揮手,遞來一朵向日葵:
“若溪,一舉兩中!”
三天時間,筆落如風,朱若溪將三年汗水揮灑於紙麵。
9日下午,最後一科結束鈴響。
她走出考場,陽光正烈,照得人眼眶發熱。
遠處,家人熟悉的身影已在等候。
朱若溪迎著陽光快步走去。
楊景升第一個衝上來,一把接過她的書包。
喬欣語笑著遞上一瓶冰鎮酸梅湯。
楊秀清則緊緊握住女兒的手,問:“若溪,考得怎樣?”
朱若溪笑著說:“媽,我感覺還不錯。”
楊秀清笑了笑:“看樣子,這三年的努力應該不會白費!”
楊景升也在一旁鼓勵道:“若溪,你肯定沒問題的,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喬欣語溫柔地說:“是啊,若溪,你付出了這麼多,一定會有好結果的,我和你哥哥都在京城念書,你需要報考京城的大學嗎?”
朱若溪搖搖頭,說:“不了,我是在海城長大的,那裡有我許多回憶,我想去海城上大學!”
楊景升問:“若溪,你想報考海城哪所大學?”
朱若溪回答說:“我的誌向是當一名醫生,我想報考海城醫科大學!”
回家的路上,小鎮的風拂過曬得發燙的青石板,街邊老槐樹依舊蔥蘢。
晚飯時,一家人圍坐,話題不斷繞著考試題目打轉。
朱若溪耐心地給大家講著考試的情況,對於那些有把握的題目,她講得頭頭是道,臉上洋溢著自信;
碰到不太確定的題目,她也會皺著眉頭仔細回憶考試時的思路。
楊景升認真地聽著,不時提出一些專業的見解,幫助朱若溪分析解題的可能性,幫她估分。
喬欣語則在一旁安靜地傾聽,臉上帶著溫暖的笑容。
楊秀清一邊給女兒夾菜,一邊輕聲囑咐朱若溪要多吃點補充體力。
飯後,朱若溪主動收拾碗筷去廚房清洗。
楊秀清心疼女兒考試辛苦想要幫忙,朱若溪卻堅持讓母親去休息。
看著女兒懂事的模樣,楊秀清欣慰地回到客廳和楊景升、喬欣語繼續聊天。
他們聊到了未來的規劃,楊景升說希望朱若溪能在大學好好發展,將來實現自己當醫生的夢想。
喬欣語也分享了自己在京城的學習生活,鼓勵朱若溪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洗完碗的朱若溪回到客廳,加入了大家的聊天。
她興奮地說起自己想象中海城醫科大學的樣子——
那裡有先進的實驗室、和藹的教授,還有誌同道合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