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外圍第三監控區的異常空間波動,如同一根尖銳的針,刺破了基地剛剛因內部篩查無恙而稍顯鬆弛的神經。
指揮中心內,剛剛因破譯出“紫魘”之名而凝重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緊繃。
“波動持續了多久?精確坐標?有沒有捕捉到任何影像或能量殘留?”陸明的聲音透過加密頻道,冷靜地傳向安全部門。
“報告總教官,波動持續時間不足0.3秒!坐標已鎖定,位於第三區b7段,靠近廢棄的03號物資倉庫。光學監控未能捕捉到任何實體影像,熱成像和靈能雷達隻在那一瞬間捕捉到一個極其模糊的虛影,隨即消失。能量殘留非常微弱,正在采集分析!”安全部門負責人語速飛快地彙報。
0.3秒!如此短暫的現身,與其說是窺探,不如說更像是一次精準的“打卡”或者……挑釁。故意在基地最敏感的時候,在邊緣地帶露個麵,宣告自己的存在。
“立刻封鎖b7區域!派出第一、第三戰術小組,攜帶最高靈敏度的探測設備,進行地毯式搜索!通知林曉曉,讓她帶團隊過去,現場分析能量殘留!”陸明連續下令,沒有絲毫猶豫。
“是!”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剛剛結束休整,正準備投入新一輪訓練的陳鋒和他的隊員們,再次披掛上陣,如同獵豹般衝向事發區域。
陸明站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前,看著代表行動小組的光點迅速包圍目標區域,眼神冰冷。37的相似度,這個數字很微妙。既表明了與之前事件的關聯,又顯示出明顯的不同。是同一個存在使用了不同的手段?還是……根本就是另一個存在?
“總教官,”林曉曉的聲音從研究實驗室的專線傳來,帶著一絲困惑,“我們遠程分析了捕捉到的能量殘留頻譜,與山貓傷口和兩個月前的記錄對比,核心頻率確實存在部分重疊,但整體構成更加……混亂和狂暴,缺少了之前那種陰冷精準的控製感。更像是一種……無意識的泄露,或者被乾擾後的不穩定狀態。”
無意識的泄露?被乾擾?
陸明敏銳地抓住了這兩個詞。難道這次窺探並非主動意願,而是某種意外?或者說,窺探者本身的狀態,發生了不好的變化?
“繼續分析,有任何發現立刻彙報。”陸明結束通話,目光再次投向主屏幕。陳鋒帶領的小隊已經抵達03號倉庫外圍,正在建立警戒線,並派出小型偵察機器人進入倉庫內部。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搜索緊張地進行著。倉庫內部積滿了灰塵,堆放著一些早已淘汰的舊設備和雜物,沒有任何近期有人活動的痕跡。高靈敏度的探測器掃描過每一個角落,除了那轉瞬即逝的波動殘留外,再無任何異常。
仿佛那個窺探者,隻是憑空在那裡出現了一下,然後便融入了虛空。
一無所獲。
這是搜索行動結束後,陳鋒當麵向陸明彙報時,用的四個字。這位鐵血的兵王臉上帶著不甘和frustration。明明知道敵人就在眼皮底下晃了一下,卻連對方一根毛都沒抓到,這種無力感讓他憋屈。
“不是你們的錯。”陸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平靜,“對方顯然掌握著某種我們尚未理解的空間移動或者隱匿技術。這次露麵,意義大於實質。他在試探我們的反應速度和防禦強度,也在給我們施加心理壓力。”
他頓了頓,看向陳鋒:“內部篩查剛結束,他就來了這麼一出。你怎麼看?”
陳鋒沉吟片刻,眼中閃過銳光:“他在告訴我們,他知道我們的一舉一動。篩查沒有找到他,但他依然能來去自如。這是一種示威。而且,選擇在後勤轉運站附近,是不是在暗示……他可以通過物資流動做文章?”
陸明讚許地點點頭:“有道理。通知後勤和安全部門,對所有進出基地的物資和人員,加裝靈能感應貼片和微型追蹤器,實行雙重加密驗證。寧可麻煩,不可疏漏。”
“是!”
陳鋒領命而去。陸明則獨自回到辦公室,將最近發生的一係列事件在腦海中重新梳理:蒼梧山陷阱、山貓被附身與“紫魘”之名、昆侖死亡穀的誘惑與危險、基地外圍的窺探……這一切,似乎都圍繞著李雲飛,但又仿佛有一層更深的迷霧。
那個“紫魘”,究竟是什麼?與昆侖的“門”有何關係?李雲飛現在,是和這個“紫魘”在一起嗎?他們的狀態如何?這次短暫的窺探,是否意味著他們遇到了麻煩,或者……即將采取更大的行動?
一個個問題縈繞在心頭,卻沒有答案。陸明深知,在情報不對稱的情況下,被動防守隻會越來越被動。必須找到破局的關鍵。
而目前看來,唯一可能取得突破的,隻有兩個方向:一是昆侖死亡穀,二是加快“靈網”的布局。
想到這裡,他不再猶豫,拿起加密通訊器,直接聯係趙建國。
“趙將軍,關於‘靈網’計劃,我請求立刻啟動‘基站先行’項目。我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像昆侖山這樣的關鍵敏感區域,建立起初步的靈能監測網絡。不能再等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通訊器那頭沉默了片刻,傳來趙建國沉穩的聲音:“你的報告我看過了。理由很充分,最高層也已經原則上同意。但是陸明,你要清楚,這將動用前所未有的國家資源,動靜會非常大,幾乎不可能完全保密。這相當於向所有潛在的、隱藏在暗處的對手,宣告了我們在這條路上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我明白。”陸明語氣堅定,“但這正是我們需要的。與其被動地猜測李雲飛和那個‘紫魘’想乾什麼,不如我們主動搭建舞台,逼他們現身,或者至少,限製他們的活動空間。靈網一旦鋪開,任何大規模的超凡能量異動,都將在我們的監控之下。他們再想像在蒼梧山那樣搞事情,就沒那麼容易了。”
“而且,”陸明補充道,“靈網的核心是聚靈和監測,初期並不具備攻擊性,對外可以解釋為一種新型的‘環境改善與地質災害預警係統’。這層偽裝,足夠我們爭取到寶貴的建設時間。”
電話那頭再次沉默,顯然趙建國在權衡利弊。片刻後,他做出了決斷:“好!我支持你。我會立刻協調相關部門,啟動‘東風速遞’計劃,三天之內,第一批特製‘靈網基站’的核心部件,將通過專列和專機,運抵全國十七個首批建設節點!陸明,這把火,我們點了!”
“是!”陸明心中一定。隻要國家機器真正開動起來,其力量是任何個人或組織都無法比擬的。
國家的力量,一旦下定決心,其爆發出的效率是驚人的。
就在陸明與趙建國通話結束後的第二天清晨,一場代號“織網”的宏大行動,在絕密狀態下悄然展開。
鐵路線上,一列列標注著“特種設備”的貨運專列,在最高優先級的通行權限下,風馳電掣般駛向西北、西南、東北等預定區域。
天空中,隸屬於特殊部門的運輸機群,在戰鬥機的護航下,降落在一個個經過嚴密偽裝的前進基地。
數以萬計經過嚴格政審和初步靈氣適應性訓練的工程兵部隊,以及大批由國寶級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專家團隊,如同精密的齒輪,開始在全國各地同步運轉。
每一個“靈網基站”的選址都極為考究,要麼是名山大川的靈脈節點,要麼是重要城市的地脈交彙處,要麼就是像昆侖山死亡穀外圍這樣的戰略要衝。
基站的建設並非常規的土木工程,而是在特定地點,埋設下由特殊合金鑄造、內部刻滿了複雜聚靈符文和感應符文的“基樁”,然後在其上搭建起偽裝成通訊信號塔或氣象監測站的塔樓。塔樓的核心,是一個小型的“靈樞”,負責彙聚、調節和傳輸捕捉到的靈氣與監測數據。
所有的數據,將通過加密的靈能信號和物理光纜雙重通道,彙聚到龍騰基地的“靈網”主控中心。
龍騰基地內,林曉曉和她團隊的工作重心也立刻轉移。她們需要實時監控各個基站的建設情況和初始運行數據,調試主控中心的超級計算機群,確保這座即將覆蓋全國的龐然大物能夠順利啟動。
整個基地都彌漫著一種緊張而興奮的氣氛。所有人都明白,他們正在參與一項劃時代的偉大工程。
王胖子也忙碌起來,不過他忙的方向有些與眾不同。他利用自己“後勤顧問”的身份,上躥下跳,試圖從那些運進來的“特種設備”裡,找出點“邊角料”或者“測試樣品”,美其名曰“為兄弟們提前體驗靈網效果”,實則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商機”。
結果自然是被陳鋒抓了個正著,拎到陸明麵前。
“總教官!我冤枉啊!”王胖子哭喪著臉,“我就是好奇,想看看咱們這靈網到底有多厲害,絕對沒有彆的想法!我對基地的忠心,天地可鑒啊!”
陸明看著他那副樣子,又好氣又好笑,擺了擺手:“行了,彆演了。靈網是國之重器,不是你能碰的。給你個任務,利用你在民間的那點人脈,留意一下,最近有沒有什麼關於‘奇怪信號塔’或者‘特殊天氣現象’的流言蜚語。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報告。”
王胖子如蒙大赦,連忙拍著胸脯保證:“沒問題!包在我身上!保證連哪個村頭的狗對著新塔叫了幾聲都給您打聽來!”說完,一溜煙跑了。
陳鋒看著他的背影,皺眉道:“總教官,這家夥……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