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前輩!”
方餘四人走到送行隊伍前,向陳老爺子恭敬行禮。
這位陳老爺子堪稱傳奇,不僅守住父輩基業,更將其發揚光大,堪稱張三爺之後的江湖第一人。
“好,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數百年。”
陳老爺子笑容滿麵,目光掃過方餘四人,最終停在方餘麵前。
“這位就是方餘小友吧?”
“正是,摸金方餘。”
“天色尚早,前輩何必親自相送?”方餘微微點頭,略帶疑惑。
“贈藥之恩,重於泰山哪。”
陳老爺子捋須笑道:“老夫年過七十,已是半截入土之人。”
“年輕時爭強好勝,落下不少舊傷,原本命不久矣。”
“昨日小友那碗湯藥,讓我精神大振,說不準能活到八十高壽。這般恩情,理應當麵道謝。”
“往後若有困難,儘管到陳家莊尋我。”
“倘若我已不在……便去找我那不成器的兒子,他雖能耐有限,卻也明白‘義’字的分量。”
站在後頭的陳玉樓聽見這話,身子微微一顫。
父親的話雖不好聽,卻也是一種認可。
想到這兒,陳玉樓嘴角輕揚,腰杆不自覺地挺直了幾分,心中悶氣一掃而空。
“年紀大了,話也囉嗦,老頭子就不耽擱你們年輕人了。”
又客套幾句後,陳老爺子在昆侖和紅姑娘的攙扶下緩緩離開。
陳玉樓走上前,遞給方餘一個包袱。
方餘接過來一掂,沉甸甸的,硬邦邦的!
陳玉樓見狀朗聲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行走江湖,沒錢可不行。”
“你們帶的儘是藥材明器,不便變賣,我便備了些銀兩,吃飯住店趕路都用得上。”
“原來如此,多謝陳兄。”
方餘將包袱交給花靈,抱拳致謝。
的確,他們身上沒多少銀錢,以往在山裡自給自足,花靈幾人也是如此。
陳玉樓抬手示意,帶著方餘四人離開莊子,來到一片開闊的空地前。
空地中央拴著四匹壯實的駿馬。
“方兄,道長,湘陰位於湖省東側,長沙城卻在西邊,路途遙遠。”
“沿途山路難行,莊裡的汽車反而不如馬快,特意備了四匹馬給你們。”
“此時出發,天黑前還能趕到長沙城!”
陳玉樓抬手一指,向方餘四人說明。
“陳兄費心了。”
“我們這就告辭了!”
“好,祝道長此行順利,待尋得雮塵珠,定要回來與我痛飲!慶功宴我來安排!”
“承陳兄吉言,他日功成,必與陳兄暢飲!”
“哈哈哈!道長想灌醉我……你這酒量可得多練練!”
簡短話彆後,方餘四人翻身上馬,調轉方向朝東疾馳而去。
望著四人身影漸漸消失在夜色中,陳玉樓長歎一聲,低聲喃喃。
“摸金方餘,搬山鷓鴣哨……真乃英雄。”
“我陳玉樓,豈能居於人下……”
他靜立不動,直到手下提醒那四人已走遠,才猛然回神,沉聲吩咐道:
“傳我命令,明日一早,所有人到練武場集合,有重要事宜宣布!”
離開陳家莊後,方餘四人揚鞭催馬,直奔長沙城而去。
日近正午,四人找了片乾燥草地稍作休整,飲馬歇腳。
篝火熊熊燃起,眾人圍坐火旁,烤著肉乾與麵餅充饑。
“嘿,陳玉樓出手真是大方,這包袱裡裝的全是金銀和銀票!”
老洋人翻出陳玉樓贈送的包袱,忍不住嘖嘖稱奇。
方餘與鷓鴣哨相視一眼,搖頭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