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館輿情應對中心的空氣總是帶著一股消毒水混合電子設備散熱的特殊氣味。巨大的環形屏幕上,無數數據流如瀑布般滾動,實時監控著網絡世界的情緒波動。林舟站在控製台前,他右手的金屬鍵盤化食指無意識地在台麵上輕輕敲擊,發出細微的“嗒嗒”聲,與腦內持續的鍵盤幻聽交響,仿佛在編譯著無形的代碼。自從上次處理“社交恐懼聚合體”後,他發現自己對抽象的情緒能量流動更加敏感,這種敏感度此刻正帶來陣陣耳鳴般的嗡鳴。
任務指令來自輿情中心主任,一個眼神銳利、語速極快的中年男人。“網絡情感沼澤區監測到高強度‘形象焦慮’峰值,源頭鎖定在‘星耀直播’平台頭部主播‘琉璃’的直播間。懷疑有新型態畸變體借助直播互動形成精神汙染場,代號暫定為‘完美人設執念體’。林專員,你需要潛入直播間,進行遠程情緒感知與初步交互評估,確定其收容優先級和潛在風險。”
林舟調出“琉璃”的直播資料。畫麵中的女孩堪稱完美無瑕,每一幀都像是經過頂級後期處理,笑容弧度、眼神光點、甚至發絲的飄動都透著精心設計感。她的直播內容主要是分享“精致生活”和與粉絲進行“心靈對話”,評論區洋溢著崇拜與向往。然而,在林舟的特殊感知下,那完美的影像背後,縈繞著一股粘稠的、渴望被認同又極度恐懼真實的矛盾能量場。這正是“完美人設執念體”的典型特征——它並非附身,而是由主播自身對完美形象的極端執著,結合粉絲群體的集體期待與審視,共同滋生出的共生型畸變體。
他戴上特製的神經交互頭盔,接入直播間。瞬間,更為強烈的嗡鳴衝擊著他的意識海,眼前精美的直播畫麵仿佛蒙上了一層不斷扭曲的濾鏡。琉璃正在講述自己如何保持“永遠正能量”,聲音甜美,但林舟金屬指尖感知到的,卻是隱藏在台詞下的巨大疲憊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恐懼形象崩塌,恐懼不被喜愛。畸變體正以這種恐懼和粉絲們投射的完美幻想為食糧,不斷壯大。
“鍵盤幻聽症”在此刻變得劇烈,不再是雜亂敲擊,而是仿佛在試圖解析那些扭曲濾鏡的底層代碼。評論區滾動的讚美之詞,在林舟感知中化作一條條無形的鎖鏈,纏繞在琉璃或者說,被畸變體影響的琉璃)的精神體上。突然,琉璃提到一位粉絲因模仿她的生活方式失敗而陷入抑鬱,語氣中帶著程式化的惋惜,但畸變體散發的情緒卻是冰冷的、甚至有一絲得意,因為這證明了其“完美模板”的“稀缺性”和“價值”。
林舟嘗試發送了一條經過處理的、帶有輕微“解構”意味的彈幕由檔案館輿情係統生成),內容看似是提問,實則暗含對“真實性與幸福感”的探討。這條彈幕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直播間的完美濾鏡出現了刹那的波動!琉璃的表情僵了零點幾秒,眼神閃過一絲茫然,她身後的布景也仿佛出現了輕微的數據扭曲。畸變場的穩定性被短暫乾擾了。
這一下似乎激怒了“完美人設執念體”。一股更強烈的精神壓迫感向林舟湧來,試圖同化他的感知,讓他也沉溺於那片虛假的美好之中。他右手的金屬鍵盤食指突然變得滾燙,幾顆鍵位不由自主地亮起,腦中幻聽化作一道尖銳的警報聲。他立刻切斷了深度連接,摘下了頭盔。
回到現實,耳鳴減弱,但右手食指的灼熱感仍未消退。評估報告很快生成:“完美人設執念體暫定編號:pi09)”,共生型,以宿主形象焦慮與群體期待為能量源,具備精神麻醉與認知扭曲能力,擴散風險中高,建議納入觀察名單,尋找合適時機進行針對性接觸或收容。
輿情中心主任看著報告,眉頭緊鎖:“網絡空間真是滋生這些‘概念寄生蟲’的溫床。林專員,你的感知很敏銳。接下來,檔案部會協調資源,嘗試建立更安全的觀測通道。”
離開輿情中心時,林舟發現自己的右手食指上,那幾個之前亮起的鍵位位置,竟然留下了淡淡的、如同熒光水印般的符號印記,像是某個扭曲的表情符號或破損的濾鏡碎片。他回想起剛才琉璃那一瞬間的茫然眼神,那眼神深處,似乎有一絲被囚禁的、真實的求救信號。
也許,需要被“收容”的,不隻是那個畸變體,還有那個被困在完美人設枷鎖下的真實靈魂。而網絡這個巨大的放大器,正在讓類似的枷鎖無處不在。他揉了揉依舊發燙的食指,意識到未來的戰鬥,將越來越多地發生在這些無形無質、卻又無比堅固的“認知牢籠”之中。
喜歡異常收容檔案庫請大家收藏:()異常收容檔案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