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強壓,講道理的話在這種就差群情激憤的情況下,也行不通。
尤其是廠裡方麵,還給了他不少壓力,內外夾擊,搞得他頗為焦頭爛額的。
就連家裡人都跟著著急,包括親戚,也就是楊桂蘭今天的目標,在她前麵六個人的張慶梅,吳主席的小姨子,不過不是親的,是表的。
給了大家一會討論的時間,楊桂蘭才接著說:“說起來,我還得感謝工會的同誌呢,我巴不得讓老頭子早點退下來,他身體早就不太好了,這幾年一直強撐著,就是不知道廠裡允不允許。”
“那讓你家老四回來接班唄。”黃小蝶給她提建議。
要說現在的政策,家家戶戶隻能留下一個孩子在身邊,其他的都得下鄉,溫家算是好的,隻下鄉了一個老四。
主要是老大老二在政策出來之前就有了工作,還結了婚生了子,自然不用擔心。
就苦了老四,高中畢業以後沒找個合適的工作,在家裡蹲了兩年,趕上老三屆,被強製下了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輪到老五的時候,還沒畢業呢,楊桂蘭就把工作讓給他了,有正式工作,自然也不用下鄉。
算起來,溫家在整棟樓裡來算,都是下鄉最少的人家,沒有之一。
也不怪流言一出,大家夥立時就信了,誰讓溫家比較令人嫉妒呢,吳主席盯上他家也不為過。
楊桂蘭苦笑一聲:“但願吧。”
就是不知道死老頭子的後招是什麼。
穗穗跟她分析過了,這個流言應是前奏,後邊應還有其他的算計。
不過她們也不用著急,現下最急的該是吳主席。
要說的話說出來,該聽到的人也聽到了,楊桂蘭就轉移了話題,再多說就太刻意:“哎喲,快到咱們了。”
聊八卦的這一會,隊伍往前移動。
帶魚限購,一個副食本隻能買五斤,副食品店櫃台上都是切成段稱好斤兩的。
把副食本遞過去,扣除五斤帶魚,給了錢不用票,副食品店的工人隨手拎起一捆帶魚遞過來,然後喊:“下一個。”
楊桂蘭拎過帶魚打量了一下:“運氣不錯嘿,沒有頭尾,都是中段。”
這種被稱號捆好的,買到什麼樣的就隻能看運氣。
黃小蝶說:“看來排的靠後也是有好處的。”
最起碼她看排在前麵的人買到的都有頭尾,她和桂蘭的都沒有:“桂蘭,帶魚你打算咋吃啊?”
“炸著吃。”
“你可真舍得,那多費油啊。”黃小蝶還能不知道炸著吃好吃,問題是沒有油啊。
還有一句話她沒說,這也定量那也定量,煩死個人。
不過她也知道輕重,這種話可不好在外麵說,一個不小心就給家裡帶來麻煩。
“一年也就吃一回,過年嘛,不計較那些。”楊桂蘭如是說著。
“這倒也是。”
兩人一邊聊著天,一邊相約下午去肉攤排隊。
每到過年的最後幾天,都是她們這種家庭主婦最忙的時候,不是在這裡排隊,就是在那裡排隊。
就是為了能過個肥年。
喜歡慘死老太重生後,每天盼著當寡婦請大家收藏:()慘死老太重生後,每天盼著當寡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