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部找的很順利,不順利的是大隊部裡的人。
楊桂蘭和溫南州問了好幾個人,都沒人聽說過溫旺家這個名字,更不要說知道溫旺家租的房子在哪了。
這讓楊桂蘭心裡遲疑了一瞬,難不成老黃看錯了?
不過也就隻是一瞬而已,老黃那個人,要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可能說出口的。
突然的,她想到了什麼。
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大合照來,指著合照上的溫旺家問:“老鄉,這個人,你們有印象嗎?我們找他。”
這張合照,還是以前她們家被評上五好家庭的時候,街道辦給拍的。
來之前,楊桂蘭怕事情不順利,就帶上了這張照片,以此來證明她和死老頭子之間的孽緣。
照片是黑白的,再加上這個年代的相機分辨率不高,固安大隊的大隊長接過來眯著眼睛瞅了半天,看著照片上的人有些熟悉,又拿不準,就問旁邊的大隊會計:“你瞅瞅,這個人是黃老婆子前些年找回來的兒子不?”
楊桂蘭和溫南州同時:???
這話裡的內容可是夠豐富的。
“我瞅著像呢,不過記不大清了,那都七八年前的事了吧。”大隊會計也有點摸不準。
趁著兩個老頭仔細的回憶的功夫,溫南州從兜裡摸出一把糖來,遞給旁邊的婦聯主任:“大姐,您能給我們講講這位老黃婆子的事嗎?”
老黃婆子的事,是大隊裡人儘皆知的事情,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但婦聯主任也沒有說拒絕這些糖,這在她們鄉下可不多見,正好拿回去給家裡的孩子甜甜嘴:“老黃婆子是我們村裡的一個孤寡老太太,沒兒沒女沒家人的,不過大約七八年前吧,老黃太太的兒子找了過來。”
是的,老黃太太是跟老頭子逃荒過來的,逃荒路上就兒女們大半都沒有撐下來,隻有一個小兒子,被他們送給了一戶沒有孩子的夫妻,希望兒子跟著他們能活下來。
後來黃老頭也死在了路上,隻有黃老太太自己一個人撐到了固安大隊,落了戶。
之後也沒再嫁,就一個人無聲無息的活著。
也多虧了隊裡幫扶,她也不算老無所依。
但是就在前幾年,一個自稱叫王念雲的中年男人找上門來,說自己是黃老太太當年被送人的小兒子。
並且能說出當年黃家的一些細節。
娘倆抱頭痛哭幾場,就這麼的認了親,不過黃老太太的兒子已經在外地安家落戶了,不可能舉家搬遷到固安大隊來,家裡人多,也不方便接老黃太太回去,隻能隔三差五的彙一些錢過來,能讓黃老太太的日子過的好一點。
“我記得,老黃太太的兒子,這些年總共來了也就五次吧?”
主要是這事也挺久遠的了,婦聯主任也確實是記不太清楚。
但是:“老黃太太的這個兒子,倒是個有良心的,每年都給老黃太太彙二十塊錢過來,有時候還寄一些稀罕的東西。”
尤其是,自從認回兒子以後,老黃太太整個人顯見的有精氣神了,再也不是過去那死氣沉沉的樣子了。
這個故事,還真是感人肺腑啊。
如果那個王念雲不是溫旺家的話。
彆的先不提,隻聽王念雲這個名字,溫南州就能確認,這人十有八九就是溫旺家。
沒彆的,溫旺家的前頭那位,叫莊如芸。
到了現在,饒是溫南州,也不得不佩服溫旺家的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