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你這不聲不響的給了我們這麼大一個驚喜啊。”錢主任拿著那張蓋著工人報社公戳的回信,笑的眉不見眼的:“要是被老周知道,得後悔的直拍大腿!”
這可是是工人報啊,她們國家含金量前五的報紙。
還不是市報,是工人總報。
含金量就更高了。
沈穗收起信封裡的五張糧票,謙虛又靦腆的笑著:“我就是試一試,沒想到還真給選上了。”
更沒想到會被工人總報選上。
好吧,她當初廣撒網,投了十多家報社的,市早報,晚報,人民報,農民報,生活小報等等的,主打的一個廣撒網多撈魚。
而且還超絕不經意的把收信地址寫到辦公室,所謂職場的小心機。
這不,就有了效果了嘛。
雖然隻是回信通知稿子被選上了,會在哪一天登到工人報上,並隨信寄來了五斤糧票,以資鼓勵。
這個年代的投稿,是沒有稿費的,隻有報社意思意思給的一些補貼。
連沈穗之前投入進去的郵票錢和信封錢都收不回來。
收支嚴重不平衡。
不過對沈穗這種很想進步的年輕人來說,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的職業前途。
“小沈寫了啥故事呀?”張大姐表示了好奇。
說起來,她們婦聯除了錢主任是五幾年的大學生,第二學曆高的就是沈穗這個高中畢業了。
其他的張大姐苗大姐幾個,學曆最高的就到高小,還有的是在掃盲班識的字。
所以對於小沈這種能在報紙上刊登文章的有才華的年輕人,那是滿眼的喜愛:“咱們婦聯隊伍,越來越年輕了,也越來越有文化了。”
這代表什麼,代表她們的婦女工作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認可,更深層的是,她們的婦女工作的成功呀,年輕一代已經被她們影響了不是?
甚至就連錢主任都好奇,沈穗寫了個啥故事,竟然能入工人報那群人的法眼,她有一個大學同學,是在工人報當副主編的,篩選稿件的眼光不要太挑剔。
沈穗輕咳了一聲:“就是藝術加工了一下劉若英的故事。”
她把自己的第一版稿子拿出來:“不過放心,我用的是化名。”
她這麼一說,眾人就更好奇了,之前沈穗提過這個辦法,不過錢主任跟周科長交涉失敗,宣傳科各種拿喬,一直推進不下去。
沒想到沈穗竟然給了她們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錢主任頓時湊到一塊,看沈穗的那張初始手稿。
字數不多,一目十行,錢主任看的最快:“小沈這文筆不錯呀。”
雖然沒有什麼優美的詞句,但勝在通俗易懂,且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句話都有它的作用在。
但錢主任最喜歡的是最後那一部分,小櫻在廠裡領導和婦聯的幫助下,戰勝了壞蛋。
既抬高了廠裡的領導,又不忘提起婦聯。
“小沈這故事是真不錯,發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有困難找婦聯。”間接的提升了他們婦聯在工人們眼裡的可信度。
這很好,很不錯。
錢主任心裡盤算了一遍,就問:“明天刊登是吧?我到時候拿一份報紙給廠長看看。”
希望能借此解決若英的事情,也不辜負小沈的一片心意。
順帶著再給小沈表表功,然後麼,氣死姓周的。
“小沈給咱們婦聯爭氣,這樣,我做主,給你申請獎勵。”錢主任是越想越高興,對待有能為的小同誌,她當然不吝嗇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