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遠的證詞和阿強轉為汙點證人的決定,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經偵支隊內部激起了巨大的波瀾。針對“327”事件中涉嫌操縱市場的地下黑莊的調查,終於得以更深入、更迅速地展開。
然而,對於風暴眼中的梅小麗和她的電子配件廠而言,司法程序的推進遠水難救近火,眼前的危機已如同燎原之火,燒到了眉毛。
阿強被正式逮捕的消息,像最後一道喪鐘,徹底擊碎了工廠內部殘存的僥幸心理。雖然大部分工人都對阿強的行為感到憤怒和不齒,但隨之而來的現實問題卻冰冷而殘酷地擺在每個人麵前:那被挪用的三百萬流動資金,是工廠的生命線。如今,這筆錢隨著期貨市場的爆倉和莊家的隱匿,幾乎可以確定血本無歸。
供應鏈最先顯示出斷裂的跡象。之前還隻是語氣強硬的催款電話,開始變成了供應商負責人親自上門,麵色凝重地坐在小麗尚未完全從傷痛中恢複的辦公室裡,擺出最後通牒。
“梅廠長,不是我們不講情麵。”一位合作多年的元器件供應商老板搓著手,麵露難色,“我們也是小本經營,下麵幾十號人等著發工資。您這筆貨款拖了又拖,現在又出了這檔子事……您看,如果三天內再無法支付上一批貨的款項,我們……我們真的隻能停止供貨了,而且,後續可能要走法律程序。”
另一個塑料外殼廠的老板娘說得更直接:“小麗妹子,我們知道你不容易,但誰容易呢?現在外麵風言風語,都說你們廠資金鏈斷了,要垮了。我們不敢再冒險了,萬一你們真的……我們的貨款找誰要去?今天必須給個準話,否則那車貨,我現在就讓人拉回去。”
辦公室裡,這樣的場景接連上演。小麗忍著雙臂的疼痛和內心的焦灼,一遍遍地解釋、保證、懇求寬限時日。她試圖用工廠的固定資產、未來的訂單預期來換取信任,但在真金白銀的損失麵前,這些承諾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她甚至不敢看那些昔日合作夥伴眼中流露出的懷疑和憐憫。
倉庫裡的原材料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生產線因為關鍵部件的斷供,開始出現停線待料的情況。機器低沉的嗡鳴聲似乎都變得有氣無力,車間裡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工人們雖然還在崗位上,但眼神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操作時也難免出錯,廢品率悄然上升。休息時,人們聚在一起,竊竊私語的內容再也離不開“工資”、“失業”、“未來”這些沉重的話題。
“聽說了嗎?老王家的供應商今天又來堵門了?”“這月的工資還能準時發嗎?”“要是廠子真的垮了,我們可怎麼辦?再去人才市場?都這把年紀了……”“唉,阿強真是害死人啊!”
恐慌的情緒像瘟疫一樣在廠區內蔓延。甚至開始有隔壁廠的老板或者一些陌生麵孔,假裝無意地在廠區外圍轉悠,打量著這裡的設備、廠房,像是在評估著什麼。小麗知道,那是聞風而來的禿鷲,等待著可能出現的廉價收購機會。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小麗焦頭爛額地應對供應商和內部人心浮動時,又一個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銀行信貸部的經理打來電話,語氣禮貌卻疏離:
“梅廠長,關於貴廠下一季度的貸款續期申請……我們這邊評估了一下,鑒於貴廠近期出現的重大財務風險事件和目前緊張的現金流狀況,風控部門沒有通過。非常抱歉,我們需要貴廠在規定期限內歸還上一筆貸款的本金,否則……”
後麵的話,小麗已經聽不太清了。耳朵裡嗡嗡作響,眼前一陣發黑。銀行貸款是她計劃中用於緩解眼下危機、支付貨款、維持生產的最重要一環,如今這條路也被堵死了。雪上加霜,莫過於此。
工廠似乎真的走到了懸崖邊緣,四麵楚歌,看不到任何轉機。巨大的無力感如同冰冷的海水,幾乎要將小麗淹沒。她獨自一人坐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裡,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仿佛也映照著她此刻的心情。
肩膀的傷處還在隱隱作痛,提醒著不久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而眼前的困境,卻比那一刻更加漫長而折磨。
難道陳誌遠那句“不狠就活不下去”真的是這個時代的鐵律?難道像她這樣堅持合規、用心做產品、想要對得起員工和合作夥伴的人,最終真的無法生存?一絲絕望的念頭,如同毒蛇,悄然鑽入她的腦海。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了。
小麗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情緒,說了聲:“請進。”
進來的是老王——廠裡的老工友,也是最初跟著小麗從深圳電子廠流水線一起打拚出來的元老之一,現在是車間的生產組長。他身後,還跟著幾個各工序的代表,臉上都帶著凝重而堅定的表情。
“老板娘……”老王開口,聲音有些乾澀,卻異常沉穩,“大家…大家都知道了廠裡現在的難處。供應商逼債,銀行催款……我們……我們都商量了一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麗的心一沉,以為他們是來詢問工資或者辭職的。這不能怪他們,每個人都有家庭要養活。“老王,各位,對不起,是我沒管理好,讓大家跟著擔心了。工資的事,我會想辦法,就算砸鍋賣鐵……”
“老板娘!”老王打斷了她,語氣有些激動,“我們不是來要工資的!更不是來辭職的!”
他頓了頓,環視了一下身後的工友,大家紛紛點頭。老王從身後拿出一個有些陳舊、卻疊得整整齊齊的信封,雙手有些顫抖地遞到小麗的辦公桌上。
“這是……這是咱們車間幾十號兄弟姊妹,還有行政部幾個知道情況的老夥計,大家夥兒……湊的一點錢。”老王的聲音哽咽了,“不多…我知道,跟三百萬比,是九牛一毛…但這是大家的心意。您先拿著,能付一點貨款是一點,能買一點材料是一點。廠子不能停,停了,咱們大家就真的都沒指望了!”
小麗愣住了,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個鼓鼓囊囊的信封。她伸出手,顫抖著打開。裡麵是厚厚一遝人民幣,有百元大鈔,也有零星的十元、五元,甚至還有幾張毛票。每一張鈔票,似乎都還帶著工人們手上的溫度和他們生活的重量。
“這是我這個月的工資,我先不拿了,廠裡先用!”“我家裡暫時沒啥用錢的地方,先湊上。”“俺娃下學期的學費,俺再想辦法,廠子要緊!”工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聲音不高,卻像一股暖流,瞬間衝垮了小麗辛苦築起的心理防線。
她的視線瞬間模糊了,淚水毫無預兆地洶湧而出,滴落在那個裝滿心意的信封上。
她不是沒有經曆過艱難,不是沒有感受過人心的涼薄,但這一刻,這些平日裡默默無聞、埋頭乾活的工人們所展現出的最樸素的忠誠和擔當,給了她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力量。
“你們……你們這是……”小麗哽咽得說不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