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紅那句“我們偏要明著來”的鏗鏘話語,像一根投入靜湖的巨石,在梅家姐妹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也迅速轉化為一係列緊密鑼鼓的行動。
合作社那間略顯簡陋的辦公室,瞬間變成了一個臨時的“戰時指揮部”,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同仇敵愾又緊張忙碌的氣氛。
梅小豔心中的陰霾被大姐的果斷和堅定驅散了大半。她不再是那個獨自麵對剪刀寒光感到無助的女子,身後有了堅實的後盾。她立刻召集了王大姐、李嬸等合作社的核心骨乾,將目前商標被搶注、背後可能是陳偉民操縱、以及準備公開反擊的計劃和盤托出。
工友們一聽,頓時炸開了鍋。尤其是王大姐,氣得臉色通紅,猛地一拍大腿:“好他個陳偉民!以前在百貨公司就看出他不是個好東西!離了婚還這麼坑人,斷我們活路,天打雷劈啊!”憤怒之後,更多的是擔憂,“可是小豔廠長,我們就一群乾活的女人,沒權沒勢,怎麼跟他們鬥啊?工商所都不管我們……”
“王大姐,我們不用怕他們那些歪門邪道。”小豔的聲音雖然不高,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我們占著理!我們的東西是好東西,是我們的心血!他們的是假貨,是騙人的!我們就把這個理,把這個真假,明明白白攤開到所有人麵前!讓全縣的老百姓都來看看,來評評這個理!”
“對!讓大夥兒都給評評理!”李嬸也激動起來,“咱們的襪子,一針一線都是功夫,他們那是什麼破爛玩意!”
小紅的動作更快。
她回到梅記百貨超市,立刻召集管理人員開會,雷厲風行地下達指令:“立刻把一樓入口處最顯眼的那個促銷區清出來!掛上大紅橫幅,就寫‘梅家雲繡正品保障專區’!把所有庫存的‘雲繡’襪都擺上去,燈光打亮!價格就按原價,一分不降,但要掛出詳細的真偽對比圖和解說牌!從明天開始,我親自在專區那裡,給顧客講解!”
超市的員工們雖然有些驚訝,但看到平時就極有威望的紅姐如此堅決,立刻行動起來。
很快,一個醒目、亮堂、透著十足底氣的“雲繡正品專區”就布置完成了。小紅還讓人連夜趕印了一批小巧精美的宣傳單,上麵印著真偽鑒彆要點和合作社女工們辛勤工作的照片。
第二天一早,超市剛開門,這個特殊的專區就吸引了大量顧客的目光。梅小紅穿著一身利落的職業裝,站在專區前,手裡拿著真假兩雙襪子,不厭其煩地向每一位好奇的顧客講解:
“您摸摸看,正品用的是優質精梳棉,柔軟透氣,吸汗;您再摸摸這個,手感粗糙,紮皮膚,洗兩次就容易硬化起球。”“您看這繡花,正品的針腳均勻密實,圖案精致;假的呢,線頭多,圖案歪歪扭扭,甚至可能掉色。”“最重要的是,”小紅拿起包裝袋,指著上麵的商標,“我們正品注冊的是‘雲繡’商標,正在申請中。他們那個是模糊的‘梅家雲繡’,是惡意模仿和侵權。我們追求的是質量和口碑,他們隻追求低價和短期利益,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權益和我們梅林本地品牌的聲音!”
梅小紅本身就是百貨公司的老經理,講解起來條理清晰,深入淺出,又帶著一種真誠的情感。很多原本貪圖便宜買了假貨的顧客恍然大悟,紛紛譴責製假販假的黑心商家。
也有不少顧客被正品的品質和女工們的故事打動,當場購買支持。這個專區,成了一個生動的真假科普課堂和正義感的發酵池。
與此同時,小豔也在林秋律師的指導下,開始著手準備另一項更重要的輿論武器——她要寫一封公開信。這不是一份冷冰冰的法律文書,而是一封注滿真情、旨在喚醒公眾良知和共鳴的信。
她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攤開稿紙儘管那時已有電腦,但她覺得手寫更能傾注感情),回想起合作社成立的點點滴滴:周建國最初的提議、母親當掉祖傳鐲子時的淚水、工友們從自卑沉默到眼中煥發神采、第一次拿到工資時的喜悅、技術攻關的夜晚、訂單暴漲的忙碌……淚水幾次模糊了她的視線。最終,所有的情感凝聚筆端,化作題為《一針一線的尊嚴》的泣血之言。
她在信中沒有過多指責造假者,而是深情地講述了“雲繡”品牌背後的故事:這是一群下崗女工和工傷康複者用顫抖的手重新握起針線,在廢墟上編織希望的故事;每一雙襪子,都凝聚著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期盼、以及重新贏回的尊嚴;這小小的針腳,連接著的是百十個家庭的溫飽與體麵。
她寫道:“我們追求的,不是暴利,隻是那一針一線換來的、有尊嚴的生活。而如今,粗製濫造的仿冒品不僅竊取了我們的設計,更踐踏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尊嚴,傷害了信任我們的消費者。我們懇請社會公眾,支持用心做事的良心產品,共同守護‘一針一線的尊嚴’。”
這封信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寫完後,小豔把它交給林律師潤色法律措辭,然後親自送到了《梅林縣報》的編輯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送信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縣報的編輯顯然也聽說了些風聲,麵露難色,猶豫著不敢發,暗示這事牽扯複雜。
小豔沒有退縮,她平靜而堅定地說:“編輯同誌,這封信裡寫的每一個字都是事實,都是我們百十號人的心聲。報紙是人民的喉舌,如果連真實和正義的聲音都不能發出,那還談什麼為民發聲?如果你們不發,我會去找市報,省報!”或許是她的真誠打動了人,或許是她的堅持讓人無法回避,最終,編輯部同意在下一期的副刊版麵,以一個相對醒目的位置刊登這封公開信。
就在縣報排版的同時,小妹梅小麗在深圳的行動也取得了突破。她接到姐的電話後,憤怒之餘,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必須打破地方上的信息壁壘和可能存在的保護傘,需要更高層級、更廣泛範圍的關注。她想到了媒體。
她沒有選擇普通的消費者維權投訴,而是聯係了一位在深圳頗具影響力的財經調查記者朋友。
這位記者對“民族品牌”、“底層創業”、“地方保護”這類話題極其敏感。小麗將前後經過、真假產品對比照片、商標搶注的蹊蹺、甚至工商部門敷衍的證據偷偷錄了音)以及陳偉民可能幕後操縱的線索,全都打包發給了記者。
“這不是簡單的造假,這是一個本土良心品牌在崛起過程中,遭遇的惡意絞殺,背後是複雜的地方利益和個人恩怨,非常典型,很有報道價值。”小麗在電話裡冷靜地分析。
記者果然興趣濃厚,立刻派出一個采訪小組,秘密前往梅林縣和那個鄉鎮作坊進行暗訪。
他們用隱藏攝像機拍下了作坊惡劣的生產環境、劣質的原料、粗濫的工藝,也采訪了周邊知情卻不敢明說的村民,甚至還拍到了王富海和某些“上麵的人”私下接觸的畫麵。
這些觸目驚心的影像和調查,很快形成了一篇重磅報道《“雲繡”之困:良心工藝何以不敵劣質仿冒?》,並配發了暗訪視頻,在深圳一家頗有影響力的報刊和其網絡新媒體平台同時發布。
深圳媒體的報道像一顆炸彈,瞬間將“梅林縣”、“梅家雲繡”、“假冒作坊”等關鍵詞推上了區域熱點。網絡的傳播速度遠超地方小報,報道被大量轉載、評論,輿論一片嘩然。
很多外地消費者這才知道原來自己買到的便宜“梅家襪”竟是假貨,紛紛發聲譴責。
這股強大的外部輿論壓力,如同潮水般倒灌回梅林縣這個小小的池塘。縣裡的領導坐不住了,市工商局的問詢電話也直接打到了縣工商局。
《梅林縣報》那封原本可能被忽略的《一針一線的尊嚴》,在這種背景下,一經刊出,也立刻引發了本地讀者的巨大共鳴和討論。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件事,同情和支持的天平徹底傾向了合作社這一邊。
之前那位態度敷衍的工商所長,壓力巨大,再也無法搪塞。他主動打電話請小豔和林律師再去一趟工商所,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滿臉堆笑:“梅廠長,林律師,請坐請坐!你們反映的情況啊,我們高度重視!已經成立了專案組!一定會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也就在這個時候,王大姐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這個平時在合作社隻知道埋頭乾活、話語不多的老師傅,在看到報紙上小豔寫的那封信後,哭了一場。她找到小豔,眼神裡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勇氣:“小豔廠長,咱們不能光等著!咱們得讓大夥兒親眼看看!我提議,咱們幾個老姐妹,明天就去縣城中心廣場,現場給老百姓展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咱們不怕丟人!”
小豔看著王大姐因長年勞作而粗糙的手和此刻卻熠熠生輝的眼睛,重重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縣城中心廣場人來人往。
合作社的幾位女工,在王大姐的帶領下,搬了兩張桌子,掛起了一條簡單的橫幅——“守護一針一線的尊嚴:梅家雲繡真偽對比現場科普”。她們沒有吆喝,隻是默默地將真假產品並排擺放,向來往的行人展示、講解。
她們拿著實物,對比紗線、對比繡工、對比手感,講述著每一雙正品襪子背後凝聚的時間和心血。
沒有激烈的言辭,隻有質樸的展示和真誠的訴說。很多市民圍攏過來,安靜地聽著,看著,摸著。這種無聲的、來自勞動者的現場證言,比任何華麗的宣傳都更有力量。人們的目光中充滿了同情、敬佩和支持。
輿論的反擊,從梅小紅的超市專區,到梅小豔的公開信,到梅小麗引動的深圳媒體報道,再到王大姐們街頭樸素的展示,多層次、多角度地展開了。
真相和正義的聲音,終於衝破了重重阻礙,清晰地傳遞到了公眾麵前。
然而,就在形勢似乎一片大好之際,一封沒有署名的信,被塞進了合作社辦公室的門縫。小豔打開一看,裡麵隻有一張打印紙,上麵是一行冰冷的宋體字:
“彆以為女人能贏。適可而止,否則後果自負。”
沒有落款,但那股陰冷的威脅意味,撲麵而來。小豔認得出來,這語氣,像極了陳偉民。剛剛緩和些許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她知道,對手並沒有罷休,這場戰鬥,還遠未結束。
但此刻的她,看著窗外廣場上那群勇敢的工友,心中充滿了比以往更堅定的勇氣。
喜歡梅家三朵花請大家收藏:()梅家三朵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