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代際的碰撞
梅家老宅的堂屋,仿佛成了一個微縮的時代戰場。空氣中彌漫著的不僅僅是舊木家具和書卷的氣息,更有一股新舊觀念激烈碰撞產生的、幾乎肉眼可見的電火花。
梅家三姐妹,以及被緊急召回的下一代代表——小紅的女兒小梅,圍坐在那張承載了無數家庭記憶的八仙桌旁。周建國作為家族一員,也麵色凝重地坐在小豔身邊。桌上,攤開著超市的報表、合作社的仿貨截圖、電子廠的苛刻合同,以及一台剛剛接通了緩慢撥號網絡的筆記本電腦——這笨重的機器此刻像是一個闖入靜謐田園的不速之客,屏幕上的網頁閃爍著誘人又危險的光芒。
小梅,這個在大學裡接觸了最前沿信息浪潮的年輕人,帶著一身與縣城格格不入的銳氣和自信,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拋出了她的方案。“媽,大姨,二姨,姨夫,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了!”她的語速很快,手指在電腦觸摸板上飛快滑動,調出淘寶網的界麵,“看,這就是未來!我們必須立刻、馬上擁抱它!我建議,‘梅家雲繡’合作社立刻在淘寶開店,電子廠的產品線分出中低端係列上線銷售,超市…超市甚至可以嘗試做本地生活的o2o…”
“o…o什麼?”小紅打斷了她,眉頭擰成了一個結。這些字母縮寫讓她本能地感到排斥和不安,“小梅,你說慢點。開網店?就是把我們的東西放到這…這網頁上去賣?錢怎麼收?貨怎麼送?人家看了圖片,拿到東西不滿意怎麼辦?這虛頭巴腦的,哪有在店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來得踏實?”她指著超市的報表,“是,現在生意是難做了,但也不能病急亂投醫!實體店是根基,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你說的那個什麼‘恐龍’,意思是它遲早要滅絕?我不信!”
“媽!您怎麼就不明白呢?”小梅急得差點站起來,“實體店成本多高?房租、水電、人工!網店呢?幾乎零成本!它能麵對全國的市場,不再隻是梅林縣這彈丸之地!您守著這個‘根基’,等客上門,客人卻都被電腦手機搶走了!我們必須轉型,全部轉型,全麵線上化!這才是生存之道!”她的聲音裡充滿了對母親“頑固”的不解和焦急。
“全部線上化?”小豔憂心忡忡地開口了,她拿起一雙合作社精工細作的保健襪,“小梅,二姨知道你是好心,是為家裡想。可是,我們這東西,講究的是手藝,是質感。隔著屏幕,顧客摸不到這棉布的柔軟,感受不到這刺繡的精細,他們隻會比價格!到時候,豈不是更要和那些劣質仿品打價格戰?我們怎麼打得過?那些跟著我的女工們,一針一線付出的心血,難道就要被這冷冰冰的網頁和數字淹沒嗎?”她的話語裡,充滿了對技藝傳承和人文關懷的執著。
周建國清了清嗓子,表達了對小豔觀點的支持,同時也帶著長輩的審慎:“小梅的想法很新潮,年輕人是應該多嘗試。但是,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線上買賣,騙局那麼多,資金安全怎麼保障?物流磕碰損壞算誰的?還有最關鍵的,我們都這把年紀了,電腦操作都搞不利索,怎麼管理?難道全都交給外人?這風險太大了。我看,還是要穩紮穩打,實體為主,網上…最多做個宣傳補充就好。”他的態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傳統經營者的普遍顧慮。
眼看討論就要陷入僵局,一直沉默旁觀的梅小麗終於開口了。
她的目光掃過焦慮的大姐、憂心的二姐、保守的周建國,最後落在滿臉不服氣卻又孤軍奮戰的外甥女小梅身上。
“大姐,二姐,建國哥,”小麗的聲音平穩,卻自帶一種在特區商海沉浮多年曆練出的決斷力,“小梅說的,未必全對,但大方向是對的。這股互聯網的浪潮,不是我們說不碰,它就不存在的。它已經來了,而且會越來越大。抗拒它,就像用手去擋洪水,隻會被衝垮。”她拿起那份電商平台的苛刻合同,“看看這個,為什麼他們敢這麼壓價?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渠道,掌握了流量。如果我們自己不掌握渠道,永遠隻能給彆人代工,賺點辛苦錢,甚至像二姐這樣,被仿冒品逼得走投無路。”
她頓了頓,看向小梅,眼神中流露出讚賞:“小梅敢想敢乾,這是好事。我們當年創業,不也是憑著一股‘闖’勁嗎?為什麼到了新技術麵前,反而畏首畏尾了?”她的話,像是在僵持的空氣中打開了一扇窗。
小麗接著提出了一個折中但更具建設性的方案:“全部線上化,一刀切,不現實。但我們也不能固步自封。我看,可以這樣:讓小梅牽頭,組建一個專門的電商團隊,就先拿合作社的‘雲繡’產品試試水。但是,不是簡單地把貨搬上網。”她轉向小豔,“二姐,你要把好關,我們要在網上講的,不是低價,而是故事。是王大姐她們這些下崗女工如何憑借手藝重生的故事,是我們每一件產品背後的匠心和文化。價格可以體現價值,但不能惡性競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又看向小紅:“大姐,你的超市根基不能丟,但可以變。也許可以成為我們的體驗點和提貨點?甚至…以後能不能成為網上下單、線下自提或者快速配送的節點?”這個想法,讓小紅怔了一下,陷入思考。
最後,她對小梅說:“讓你試試,不是讓你胡來。要組建團隊,要規劃,要投入。我深圳廠裡那個技術骨乾阿鵬,對物流係統有點研究,我讓他抽空過來支援你,幫你搭建後台和物流體係。你需要什麼支持,跟我們提,但每一步計劃,都要有方案,要經過我們同意。就像我們當年創業一樣,邊學邊乾,允許試錯,但不能冒進。”
小麗的這番話,像是一顆定心丸,又像是一劑催化劑。她既肯定了小梅代表的新方向的重要性,又沒有完全否定傳統的價值,而是試圖尋找一條融合與過渡的道路。她拿出實際行動支持——技術骨乾阿鵬的支援,無疑是雪中送炭。
小梅臉上的不服氣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信任和賦予責任的鄭重。“謝謝你們給我機會!”她深吸一口氣,“我會立刻做一份詳細的計劃書,包括市場分析、平台選擇、視覺設計、營銷策略、物流方案和風險預估!我不會蠻乾的!”
接下來的幾天,梅家老宅變成了一個臨時“作戰指揮部”。小梅帶來的年輕同學們她拉來的初創團隊)和梅家老一輩之間,開始了頻繁而時有摩擦的交流。
小梅和同學們嘴裡不斷蹦出“流量”、“轉化率”、“sku”、“用戶體驗”、“seo”等名詞,讓小紅和周建國聽得雲裡霧裡。而小紅反複強調的“庫存周轉”、“現金流”、“客單價”,小梅們雖然能理解,卻總覺得不夠“互聯網思維”。
最大的衝突發生在“雲繡”網店的視覺設計上。小梅團隊做的頁麵設計,時尚、簡約、充滿現代感,大量留白和模特擺拍。但小豔和周建國,以及聞訊趕來的王大姐等老師傅看了直搖頭。
“這不行!這哪還看得出是我們‘梅家’的東西?”小豔指著圖片,“這模特光著腳穿襪子,背景全是白的,冷冰冰的!我們的襪子是在暖光燈下,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得有溫度!得把王大姐她們工作的場景放上去!得看到我們的手!”
小梅試圖解釋:“二姨,這是現在的審美趨勢,要突出產品本身…”
“產品本身也是帶著手藝人溫度的!”小豔在這點上異常堅持。
最終,在一番激烈的“審美辯論”後,達成妥協:主頁和主要banner圖采用更現代簡約的設計吸引眼球,但每個產品詳情頁都必須有詳細的製作過程圖文介紹,以及製作它的女工的照片和簡短故事。小梅還靈機一動,提議:“那我們能不能拍一些短視頻?就是阿姨們工作的過程,配上音樂和講解,應該比圖片更生動!”
這個提議,第一次讓王大姐她們露出了感興趣的神情。“拍…拍我們乾活?有人愛看嗎?”
“有!肯定有!”小梅肯定地說,“這就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故事!”
另一方麵,小麗協調的阿鵬也從深圳趕了過來。這個技術男沉默寡言,但一提到係統和物流,就變得滔滔不絕。他和小梅團隊一起,開始研究如何搭建一個簡單的訂單處理係統,如何對接便宜的物流公司,如何設計包裝才能既體現特色又防止運輸損壞。他和周建國倒是能聊到一塊去,兩人經常對著圖紙和價格表研究半天,計算著哪種方案更經濟實惠。
代際的碰撞,觀念的衝突,在這一刻,沒有演變成不可調和的矛盾,反而在共同的家族利益和目標下,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年輕的闖勁和想象力,與長輩的經驗和謹慎,開始在摩擦中慢慢融合。
小紅開始戴著老花鏡,努力學習怎麼點擊鼠標查看網頁;小豔和王大姐們開始對著鏡頭,略顯緊張卻又自豪地展示她們的技藝;周建國則跟著阿鵬,研究起了縣城裡的快遞網點分布。
梅母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有時會搖搖頭,嘟囔一句“瞎折騰”,但更多的時候,她會端來茶水點心,放在這些熬夜討論的孩子們手邊。她或許不完全理解他們討論的內容,但她看得懂女兒們和外孫女眼中那熟悉的光芒——那是一種麵對挑戰、試圖開辟新路的決心和希望。
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新的規則尚未完全建立。梅家這艘航船,在經曆過市場改製、外資競爭、金融危機等無數風浪後,再次調整風帆,試圖闖入一片名為“互聯網”的全新海域。掌舵的依然是經驗豐富的三姐妹,但了望塔上,已經站上了年輕而銳利的眼睛。這場代際的碰撞,沒有贏家輸家,有的隻是一個家族企業在時代巨變中,笨拙卻又堅定地邁向新生的第一步。
窗外的秋陽,透過老宅的窗欞,照在那些爭執而又合作的身影上,溫暖而明亮。
喜歡梅家三朵花請大家收藏:()梅家三朵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