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縣的深秋,天高雲淡,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修繕一新的梅家老宅上,為這座承載了無數記憶的院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輝。
老宅門前車水馬龍,與往日的寧靜截然不同。今天,這裡將舉行一場非同尋常的儀式——梅家集團的接班人儀式,暨集團更名典禮。
這不僅是權力與責任的交接,更是一次家族精神與時代使命的鄭重宣言。
宅院內,人頭攢動。
受邀前來的有跟隨梅家多年的老員工代表,如電子廠的王大山、合作社的王大姐、超市的老經理;有縣裡、鎮上的領導,見證了梅家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曆程;還有與梅家合作多年的夥伴、鄉鄰,以及聞訊趕來的媒體記者。
彌漫著一種莊重而又充滿期盼的氣氛,仿佛所有人都感知到,這是一個重要轉折點的開始。
梅小紅、梅小豔、梅小麗三姐妹身著剪裁得體的禮服,早早站在院中迎客。
她們的臉上洋溢著光彩,卻也掩不住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感慨。數十年的風雨拚搏,跌宕起伏,此刻仿佛都凝聚成了眼前這場盛會。
小紅舉止依舊乾練,眼神掃過人群,確保著每一個細節;小麗則多了幾分沉穩大氣,與來賓交談時從容不迫;小豔溫婉的笑容裡,透著一股堅韌的力量。她們的丈夫或伴侶——陳偉民雖已離婚,但因兒子阿強的關係受邀)、周建國、何啟明未到場)——各自有著複雜的故事,但今天,焦點屬於梅家姐妹和她們的下一代。
儀式在老宅的堂屋正式舉行。
堂屋正中央,懸掛著梅父的遺像,那雙曾經充滿期盼又略帶憂慮的眼睛,仿佛正注視著今天的一切。遺像下方,擺放著一件用紅布覆蓋的物件,形狀古樸,引人猜想。
梅小紅作為大姐,首先走上臨時搭建的小台。
她沒有拿講稿,目光緩緩掃過在場每一張熟悉或陌生的麵孔。“今天,我們三姐妹站在這裡,站在父親曾經生活過的老宅裡,心情很複雜。”她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很多人知道我們梅家三朵花的故事,知道我們是怎麼從一個小小的縣城走出來,經曆了下崗、打工、創業、失敗、再爬起來的過程。我們哭過,吵過,絕望過,但也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過。”她頓了頓,目光看向兩個妹妹,眼中是無需言說的默契與深情。“我們做的這一切,最開始也許隻是為了活下去,為了不讓彆人看扁,為了證明我們‘不是賠錢貨’。但後來,它變成了責任,對員工的責任,對家鄉的責任,對這個給了我們機會也給了我們無數挑戰的時代的責任。”“現在,我們覺得是時候了。不是我們累了,而是時代跑得更快了,需要有更年輕、更有想法的力量來接棒,帶著梅家這份事業,走向更遠的地方。”她的目光投向人群中的下一代,“未來是你們的,我們相信你們能做得比我們更好,用你們的方式。”
接著,梅小麗上台。
她的發言更為簡潔,卻擲地有聲。“梅家的根,在梅林縣,在實實在在的產業裡。電子廠、合作社、超市,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無論將來技術怎麼變,市場怎麼變,這條根不能丟,誠信、創新、共贏的理念不能丟。交給你們,不是放下擔子,而是希望你們能賦予它新的生命力。”
她的目光銳利而充滿期待,尤其在女兒小晴和幾位年輕的技術骨乾身上停留片刻。
梅小豔的發言則充滿了感性的力量。
她談到康複中心裡第一個站起來的工人,談到合作社裡第一雙賣出去的手工襪,談到那些曾經被生活壓彎了腰,又在梅家產業裡重新找到尊嚴的人們。
“梅家的事業,不僅僅是賺錢的生意,它更是一份‘共生’的事業。我們希望和員工共生,和家鄉共生,和環境共生。這份心意,希望你們能接著傳下去。”她看向兒子小海,眼中滿是溫柔的鼓勵。
重頭戲終於到來。
梅母在家人的攙扶下,走到台前。她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眼神清亮。她顫巍巍地揭開紅布,下麵露出的,是一把老舊的木質算盤。
算珠已被磨得光滑,邊框透著深色的包漿,一看就知年代久遠,浸滿了歲月的痕跡。
堂屋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把看似普通卻意義非凡的算盤上。梅母輕輕撫摸著算盤,聲音緩慢而深沉:“這是你們父親,當年未工作時走街串巷做小買賣,唯一的值錢家當。他後來用這個,一分一厘地計算著家裡的開銷,計算著百貨公司裡的賬目,計算著怎麼才能讓你們姐妹幾個吃飽穿暖,怎麼才能不讓工人吃虧。”她抬起頭,目光逐一掠過三姐妹,又看向孫輩們,“他這輩子,算計的是錢,但心裡裝的,是情,是義,是這個家,是跟著他吃飯的那些人。今天,我把這個交給你們……”梅母的目光最終落在了站在孫輩隊伍最前麵的小梅身上。這個一度叛逆、最終卻用新思維為家族事業開辟了新天地的外孫女,此刻神情莊重。“小梅,你最能明白新舊結合的道理。這把算盤,你收著。”梅母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它提醒你們,無論將來生意做得多大,技術多新,都不能忘了根本。代代相傳的,不止是錢,更是這份精打細算的責任心,這份對人對事的情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梅上前一步,雙手鄭重地接過那把沉甸甸的算盤。她沒有說話,隻是深深地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一刻,象征性的傳承完成了。古老的算盤與元宇宙、ai這些新時代的產物,通過家族的信念,奇特地連接在了一起。
接下來,是新一代的“宣誓”與展示環節,但這宣誓並非形式,而是他們用行動已經證明或正在規劃的未來。
阿強走上前,他不再是那個沉迷電競、抗拒家族的少年。他展示了他的電競戰隊與梅記超市文創區結合的計劃書——“電競文化體驗空間”,已經吸引了多家讚助,並將招募本地對電競和設計感興趣的年輕人進行培訓。“奶奶,媽,二姨,小姨,”他略顯生澀但真誠地叫著,“我知道我以前不懂事,覺得超市土氣。但現在我明白了,不是行業老了,是思路老了。我會用我的方式,讓超市變得更好玩,更年輕,但它還是咱們梅家的超市,根不會變。”小紅看著兒子,眼中淚光閃爍,最終化為一個欣慰的笑容。她終於看到兒子找到了與家族事業的連接點,用他熱愛的方式。
小海被小豔牽著走上前。
他依然有些怯生生的,不太敢直視眾人。小豔溫柔地鼓勵著他。這時,身後的大屏幕亮起,展示的是小海的一係列畫作,那些充滿靈氣、色彩斑斕的作品,其中不少描繪的就是梅家老宅、合作社的工人、縣城的風景。最近的一幅,是他為“梅家共生博物館”設計的ogo雛形——一株從算盤縫隙中生長出來的幼苗,舒展著綠葉,頂端卻閃爍著星辰的光芒。
周建國在一旁補充道:“縣裡已經批準,聘請小海為我們‘梅家藝術中心’的名譽主任,他將參與中心的所有藝術項目指導。”沒有熱烈的言辭,但小海用他的天賦和安靜的力量,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掌聲。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無需太多言語卻能散發光芒的位置。
然後是小晴。
她通過視頻連線從美國接入大屏幕。她剛剛處理完矽穀的事務,即將正式回國。“外公的算盤很好,”她笑著說,語氣冷靜而自信,“但未來需要更強大的算法來應對全球化的競爭和風險。我回國後,將擔任集團新設立的首席戰略官,負責全球化布局、技術投資和esg戰略深化。我們會守住根,但枝葉必須伸向更廣闊的天空。”
她的形象乾練、專業,代表著梅家未來與國際接軌、向高科技邁進的方向。
最後,所有人的目光,甚至帶著些許好奇和審視,投向了陳誌遠。
這個曾經在股市沉浮、跌入深淵、又一步步艱難爬起的男人,今天穿得格外整潔,神情中沒有了往日的浮誇與戾氣,多了份沉靜與忐忑。他深吸一口氣,走到台前,先是對著梅父的遺像深深鞠了一躬,然後轉向梅家三姐妹和梅母。“我……我陳誌遠,這輩子走了很多彎路,做了很多錯事,對不起很多人,尤其是小麗。”他的聲音有些沙啞,但努力保持著平穩,“是梅家,給了我第二次機會,不是可憐我,是相信我還能做個人,還能有點用。”他回顧了這幾年來,從倉庫管理員做起,到參與電商打假、構建供應鏈、直至在逆全球化風暴中冒險尋找出路的經曆。“我沒什麼大本事,就是還有股不怕碰壁的蠻勁,和這些年摔打出來的一點看市場的眼光。”他頓了頓,目光變得堅定,“今天,我鬥膽在這裡,請各位給我一個機會。我不求職位,隻求一個‘家族合夥人’的名分。我會用我剩下的全部時間和精力,守護梅家這份產業,絕不再辜負這份信任!”場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知道陳誌遠的過去,也或多或少知道他近年的轉變。
他的請求,大膽而意外。梅小麗看著。
喜歡梅家三朵花請大家收藏:()梅家三朵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