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幫彆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但是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特彆是主動找上門的陌生人。”
“還有自己的隨身物品一定要看管好,最好彆輕易的讓一個剛見麵跟你聊的不錯的人幫你看管,幫你打熱水和帶飯這類事,最好就不要乾。”
楊依洋見圍在這裡聽看的人越來越多,且興致越來越高,有個年輕人還拿出了一個本子來寫寫畫畫,像是要把楊依洋說的話記錄下來一樣。
楊依洋本來不想再講了,看到這樣子就給他們又講了一個故事,是在後世的一個小視頻裡麵看到的。
有一個女同誌,帶著一個孩子出門,在火車站等車時,有個看似熱心的婦女主動上門來搭訕,
“你這個孩子多大了,三歲了吧?長得真俊。我家裡也有一個跟他一樣大的孩子,可聰明了。有時我回家,孩子還知道為我端水垂背,我好幾個孫子孫女呢?最喜歡就這是這個孫子了。”
這個女同誌,聽到人垮她家的孩子,她也垮起自己的孩子來了。
不一會就兩人便越聊越熱絡,
“你兒子虎頭虎腦的,你養的可真好啊,是不是叫虎子啊?”
這個女同誌說“不是,我男人說他出生在八月中秋前後,就起他起了個小名叫圓寶,大名叫鐘金秋,也是中秋團圓的意思。”
那個熱心婦女聽了之後,立馬就說:“哎呀,圓寶這名字真好聽,我孫子叫鐵牛,我兒子說這樣的孩子壯實。”
兩個人聊得越發投機,這個女同誌也還有警惕之心,一直就沒敢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等到了下一個站時,這個熱心婦女抱起圓寶就下車了。
嚇的這個女同誌魂飛魄散,尖叫著追下車去,但是那個熱心婦人說這就是她的孫子,並說得頭頭是道,連孩子的出生日期都一清二楚。
這時列車員同誌也過來了,但是那個婦女依舊死死抱著孩子,反而還說這個女同誌是個人販子,要偷拐她的孫子。
她說“我的孫子出生在八月十五前一天,小名叫圓寶,大名叫鐘金秋,你這人販子,竟敢冒充我兒媳婦!”
這時周圍很多人圍著看熱鬨,問“同誌,她說她孫子叫小圓寶,那你兒子叫什麼名字?”
這時小圓寶還以為是這麼多人跟他玩呢,有個男同誌拿出一顆糖問孩子,“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啊?”
孩子為了吃到那個糖,張口就說“我叫圓寶”,
那個男同誌又問“你知道鐘金秋是誰嗎?能答的出來這顆糖就是你的。”
這個孩子笑的更甜了“也是我啊,我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圓寶,一個叫鐘金秋。”
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這個年輕的女人就是想拐賣彆人家的孫子,周圍群眾立刻將那婦女圍住,
這時那個熱心婦人也有不少同夥,帶著節奏不停的煽動圍觀群眾,並把她們圍了裡三層外三的,等列車員同誌想把她們一起帶到公安局找公安同誌調查清楚時。
哪裡還有那個女人的身影,早已混入人群不見蹤跡。
這時這個女同誌哭暈了也沒能找回自己的兒子。
楊依洋講完這個故事後,就想上去中鋪繼續休息了,這時外麵圍著聽故事的人不停的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