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如下,考核兵法筆試,由本郡主與王府首席客卿白先生共同評判!”
“請諸位按報名序號,於前方桌案前就坐!限時一炷香,回答卷上所書兵法問題!”
隨著她的話音,早已準備好的侍衛迅速在演武場中央擺開一排十二張桌案,鋪上筆墨紙硯。
每個桌案上方,都懸掛著一個小小的木牌,寫著報名者的名字和序號。
周芮的位置,赫然在最後一位,編號十二。
看著眼前這排開在露天演武場上的“考桌”,周芮嘴角幾不可察地微微抽動了一下,這場景……還真是充滿了奇特的即視感,仿佛來到了藍星之上的露天考場……
他邁步走向屬於自己的第十二號桌案,步履從容,殷殃則沉默地退至場邊。
趙元朗等人也紛紛落座。
侍衛點燃了一支手臂粗細的線香,青煙嫋嫋升起。
林青黛一揮手:“分配卷宗,開始!”
數名文吏捧著密封的卷宗,迅速分發到每個桌案上。
兵法考核,正式開始。
卷宗分發完畢,演武場內隻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和偶爾的輕咳。
林青黛與白雲溪端坐高台,目光掃視著下方奮筆疾書的眾人,尤其是那最後一位,周塵。
周芮展開卷宗,映入眼簾的題目赫然是:論以寡擊眾,如何以淮南現有五萬疲敝之師,於“下馬澗”地利,正麵擊潰中陵王十萬精銳鐵騎?
下馬澗,乃淮南通往王城門戶的一道險峻峽穀,兩側山崖陡峭,澗底道路狹窄,是著名的易守難攻之地,但也意味著一旦被突破,後方將無險可守。
看到這卷宗題目,周芮並未像其他人那樣,一上來就大談如何加固工事、層層設防、死守隘口,或者寄希望於誘敵深入、斷糧道等耗時耗力且變數極大的傳統戰法。
他提筆蘸墨,鐵畫銀鉤般在卷首寫下了他的戰術核心名稱:縱深彈性防禦與多維度火力絞殺戰術。
他的思路清晰而大膽,完全跳出了這個時代兵法的固守規則。
彈性防禦與常規的死守戰術不同,他主張放棄在下馬澗入口處構築堅固但易被集中力量突破的硬殼防線,而是將主力軍梯次後置,在澗內縱深區域構築多層、相互支援的環形防禦支撐點。
這些支撐點並非傳統營寨,而是利用地形構築的隱蔽火力巢穴和預設伏擊區。
首先,僅部署五千精銳輕步兵,裝備強弩、火油罐、絆索、陷坑於澗口及兩側山崖,他們的任務不是硬拚,而是利用陷阱、冷箭、襲擾、小股反擊等手段,最大化遲滯、疲憊、敵先鋒部隊,打了就跑,絕不戀戰。
當敵軍主力被引入澗內狹窄地帶,因地形而拉長隊形、首尾難顧時,隱藏於兩側山崖和後方縱深支撐點的主力弓弩手將發揮決定性作用!
弓弩並非盲目齊射,而是根據敵軍推進節奏,進行梯次、精準的區域覆蓋射擊,將敵軍分割、壓縮在有限的殺傷區域內。
同時,預設的火油將在關鍵時刻點燃,製造混亂和二次殺傷。
在敵軍陷入混亂、傷亡慘重之時,士氣必然低落,一直養精蓄銳、藏於最後方支撐點後的一萬五千重裝騎兵,將如同雷霆般中央突破式的決定性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