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產業園,深夜。
“啟明”項目專用實驗室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白色的燈光照射在雜亂無章的實驗台和各種精密儀器上,映照著團隊成員們疲憊而焦慮的臉龐。中央工作台上,靜靜躺著那個讓所有人又愛又恨的“星火腦環”工程樣機。
項目負責人周偉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聲音沙啞:“還是不行。靜態環境下信號勉強達標,一旦模擬真實使用場景,特彆是多設備電磁乾擾環境下,腦波信號的噪聲比就急劇飆升,有效信號完全被淹沒。”
算法專家李晶緊盯著屏幕上如同亂麻般的信號波形圖,秀眉緊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我們嘗試了所有經典的濾波算法,自適應、小波分析……效果都不理想。噪聲和有效信號的頻段有大量重疊,粗暴濾波會連有用的腦電波一起乾掉。”
芯片架構負責人王皓歎了口氣,他的壓力同樣巨大:“‘玄武2.0’的npu算力足夠,但現在的問題是前端采集的信號質量太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如果不能在信號預處理階段解決這個問題,就算神仙來了也沒用。”
實驗室裡陷入一片沉默。腦環項目是星火技術升級的關鍵一步,承載著從消費級交互邁向專業級應用的野心。然而,這個橫亙在眼前的信號乾擾難題,像一堵無形的高牆,死死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一直沉默不語的林燁,緩緩從角落的椅子上站起身。他的臉色在燈光下顯得有些蒼白,眼底深處是掩飾不住的疲憊。連續多日的高強度工作和思考,再加上“超維記憶庫”那柄雙刃劍的消耗,讓他的精神力幾乎觸及底線。
“大家先休息一下,喝口水,換換腦子。”林燁的聲音依舊平穩,帶著一種能安撫人心的力量,“問題很棘手,但並非無解。我們缺少的,可能隻是一個看待問題的新角度。”
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個略顯笨重的原型機,指尖輕輕拂過冰涼的傳感器觸點。觸感傳來的瞬間,前世記憶中無數關於信號處理、生物電傳感、乃至更前沿的神經接口技術的碎片,如同受到吸引般開始在他腦海深處微微閃爍。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那種深度的記憶提取,需要絕對專注和環境。
團隊成員們依言暫時散開,有的去倒水,有的走到窗邊透氣,但空氣中彌漫的焦灼感並未散去。
林燁對周偉低聲道:“我去靜一靜,想想辦法。你們繼續嘗試現有的優化方案。”
周偉看著林燁比平時更顯憔悴的臉色,擔憂地點點頭:“林總,你也彆太逼自己。”
林燁勉強笑了笑,轉身走出了實驗室。他沒有回自己的豪華辦公室,而是習慣性地走向了研發大樓頂層那個幾乎無人使用的小露台。這裡是他獨處的秘密基地,能俯瞰部分園區夜景,更重要的是,這裡足夠安靜,能讓他與腦海中的“寶藏”進行深度溝通。
初秋的夜風帶著一絲涼意,吹拂著他發燙的額頭。林燁靠在欄杆上,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將所有的雜念排除。
“必須找到解決方案……”他心中默念,意識開始沉入那片浩瀚而危險的“超維記憶庫”。
起初是混沌的,無數技術名詞、公式、圖表如同流星般劃過。劇烈的刺痛感再次從太陽穴傳來,這是精神力過度消耗的警告。林燁咬緊牙關,無視了身體的抗議,將意念集中——“解決高噪聲環境下微弱生物電信號提取”。
仿佛觸動了某個開關,記憶的洪流開始變得有序。一些來自未來十年,甚至更久遠的前沿論文摘要、技術報告的關鍵章節,逐漸清晰起來。他“看”到了幾種截然不同的技術路徑:
一條路徑專注於硬件革新,采用某種特殊的差分電極陣列和主動屏蔽技術,從物理層麵抑製共模乾擾。但這需要重新設計傳感器,時間上來不及。
另一條路徑則偏向算法顛覆,一種名為“多源信號融合降噪”的理念引起了他的注意。它不將噪聲視為純粹的敵人,而是利用多個輔助傳感器如肌電、眼動、甚至環境電磁噪聲監測傳感器)同步采集的數據,構建一個複雜的噪聲模型,然後從混合信號中“減去”這個模型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與這種方法緊密結合的,是一種對共模抑製原理的極致運用。未來的研究者發現,大腦產生的有效信號在某些特征上具有獨特的時空相關性,而環境噪聲往往不具備這種特性。通過一種精心設計的自適應參考算法,可以極大程度地保留相關信號,剔除不相關噪聲。
“就是它了!”林燁心中一震。這條算法路徑,恰恰可以利用現有硬件架構,通過軟件升級實現性能突破!
他竭力記憶著那些關鍵的核心算法思想、濾波器的結構設計要點,以及幾個至關重要的參數調整範圍。這過程如同在狂風巨浪中捕捉幾片特定的雪花,極度耗費心神。當最後一點關鍵信息被他牢牢刻印在腦海時,一陣強烈的眩暈感猛地襲來,他幾乎站立不穩,連忙伸手扶住欄杆,才避免摔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汗水已經浸濕了他的襯衫後背,大腦像是被抽空了一樣,傳來陣陣虛脫感。他知道,今天的極限已經到了。
拖著沉重的步伐,林燁臉色煞白地回到實驗室。他的出現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林總,你沒事吧?”李晶率先注意到他的異常。
林燁擺擺手,示意自己還好。他走到白板前,拿起記號筆,手指因為虛弱而微微顫抖,但落筆卻異常堅定。
“各位,我們可能走錯方向了。”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傳統的濾波思路是在一條渾濁的河裡撈魚,水太渾,魚看不清。我們能不能換個思路,先想辦法讓水變清,或者,學會在渾水裡也能精準地摸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