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之眼”項目組內部關於形態的爭論算是暫時平息了,方向定了,但具體怎麼把這個“最佳平衡點”變成現實,還是個讓人頭大的難題。光靠星火現有的設計團隊,搞搞工程優化沒問題,但要做出那種能讓人一眼驚豔、顛覆行業認知的設計,總感覺還差點火候。
這天下午,林燁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手指無意識地敲著玻璃,眉頭微蹙。陳薇端了杯茶進來,看到他這副樣子,心裡就明白了七八分。
“還在想設計的事?”她把茶杯放在茶幾上,輕聲問道。
林燁轉過身,歎了口氣:“是啊,方向是有了,可具體落地的設計語言、材質運用、還有怎麼把那麼多硬件‘優雅’地塞進去,想想就頭大。咱們現有的團隊,穩紮穩打沒問題,但這次……我們需要的是能點燃市場的‘爆點’。”
陳薇走到他身邊,和他一起看著窗外:“我記得,腦環1代的外觀設計,當時也卡了很久,後來……”
她話沒說完,林燁眼睛一亮,猛地轉過頭看她:“你是說……‘鳳凰’?”
“鳳凰”,業內一個傳奇般的名字。沒人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和年齡,隻知道他是個自由設計師,性格乖張,眼光毒辣,要價高得離譜,而且極其難搞。但他出手的設計,無一不是經典,充滿了前瞻性和藝術感。當年星火腦環1代陷入設計瓶頸時,林燁和陳薇曾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拜訪過,結果連人都沒見著,隻得到一個助理冷冰冰的回複:“鳳凰先生對電子玩具沒興趣。”
那次的閉門羹,林燁至今記憶猶新。
陳薇點點頭:“此一時彼一時。當時我們籍籍無名,拿著個腦環的概念去找他,在他眼裡可能跟華光電子城裡擺攤的沒什麼區彆。但現在,我們是星火科技,我們手裡有‘玄武3.0’,有成熟的腦機接口技術,有‘星火之眼’這樣一個足夠宏大的藍圖。我覺得,值得再去碰碰運氣。”
林燁沉吟了片刻,眼神逐漸變得堅定:“你說得對!是得再去會會這位高人。就算再吃一次閉門羹,也沒什麼損失。萬一……他感興趣了呢?”
事不宜遲,林燁立刻讓助理去聯係。出乎意料的是,這次對方助理的回應雖然依舊沒什麼溫度,但至少沒有直接拒絕,隻是說需要請示鳳凰先生,並要求星火提供項目的簡要說明。
林燁親自操刀,寫了一份極其凝練卻又充滿張力的項目概述,重點突出了“玄武3.0”的神經算力、“神經視覺”交互的革命性,以及“星火之眼”作為下一代個人計算平台的野心。沒有過多渲染市場前景,全是硬核的技術理念和願景。
郵件發出去後,又是兩天的忐忑等待。
就在林燁幾乎以為又要石沉大海時,助理激動地衝進辦公室:“林總!陳總!‘鳳凰’工作室回信了!他們……他們同意見麵了!時間定在後天下午!”
林燁和陳薇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和一絲不敢置信。
兩天後,林燁和陳薇再次站在了那個位於文創園區深處、極其隱蔽的工作室門口。和上次相比,兩人心境已然不同,少了幾分忐忑,多了幾分底氣。
推開那扇厚重的、沒有任何標識的鐵門,內部依舊是那個挑高極高、充滿工業風與未來感混搭的空間。但與上次的空蕩不同,這次,一個身影正背對著他們,站在一個巨大的工作台前,台子上散落著各種奇形怪狀的模型、材質樣本和圖紙。
聽到腳步聲,那人緩緩轉過身。
“鳳凰”看起來四十歲上下,頭發略顯淩亂,穿著一件沾了些許顏料痕跡的黑色工裝褲和一件簡單的白色t恤,眼神銳利得像能穿透人心。他手裡正拿著星火科技寄過去的那份項目概述的打印稿。
“林總,陳總,”他開口,聲音有些沙啞,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份量,“又見麵了。或者說,這才是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麵。”他晃了晃手裡的打印稿,“你們這東西,有點意思。”
沒有寒暄,沒有客套,直接切入主題。
林燁心中一定,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說:“鳳凰先生,很高興這次能見到您。我們這次來,是希望邀請您出任我們‘星火之眼’項目的首席設計顧問。”
“顧問?”“鳳凰”挑了挑眉,嘴角似乎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我這個人,不喜歡掛名。要我做,就得按我的規矩來。”
“您請說。”陳薇適時開口,語氣從容。
“第一,設計主導權。我出的方案,除非有技術上的絕對硬傷,否則,我說了算。”“鳳凰”的目光掃過林燁和陳薇,帶著審視。
“可以。”林燁毫不猶豫地點頭,“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請您,就是相信您的眼光和判斷。”
“第二,”“鳳凰”走到工作台旁,拿起一塊深灰色的、帶著細微磨砂紋理的金屬樣本,“我不要妥協的方案。你們給我的技術參數、硬件尺寸、重量目標,是我的設計邊界。但在邊界之內,怎麼玩,是我的事。你們那個什麼‘最佳平衡點’,在我這裡,不能成為設計平庸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