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的燈光早已熄滅,隻有辦公桌上一盞孤零零的台燈,在深沉的夜色中撐開一小片昏黃的光暈。林燁仰靠在寬大的皮質辦公椅上,雙眼緊閉,眉心擰成一個深刻的“川”字。
周偉和王皓那份措辭嚴峻的報告,像一塊冰冷的巨石壓在他的心口。“物理天花板”、“不超過兩小時”、“最大瓶頸”……這些詞彙在他腦海裡反複衝撞,帶來一陣陣鈍痛。
不能再等了。必須找到出路。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試圖將雜念摒除。意識開始向內收斂,如同潛入深海的潛水員,向著腦海最深處那片被稱為“超維記憶庫”的混沌區域沉去。
這過程從來都不輕鬆。每一次深入,都像是用意誌力在堅冰上鑿開通道。起初是細微的耳鳴,隨即太陽穴開始突突直跳,仿佛有根無形的繩索在不斷絞緊。無數模糊的光影、斷續的聲音、雜亂無章的信息碎片如同激流中的漩渦,衝擊著他的意識。他必須集中全部精神,才能在這片信息的洪流中保持自我,並搜尋那些來自未來的、有價值的碎片。
汗水,悄無聲息地從他額角滲出,沿著鬢角滑落。他的臉色在台燈的光線下顯得有些蒼白,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
“能源……電池……突破……”他在內心反複默念著這幾個關鍵詞,像投出漁網的漁夫,期盼著能有所收獲。
時間在寂靜中流逝。精神力的快速消耗帶來強烈的疲憊感,如同連續熬了幾個通宵,頭腦變得昏沉,四肢百骸都透著一股酸軟無力。他幾乎想要放棄,退出這種自我折磨般的搜索。
就在意識即將被疲憊淹沒的瞬間——
一點微光,如同穿透厚重雲層的曦光,在記憶的碎片深處亮起。
不是成熟的圖紙,也不是完整的技術文檔,更像是一個……概念,一個在2035年某個頂尖科技論壇上被短暫提及,卻因其顛覆性而留下驚鴻一瞥的構想名稱——
“固態氫電池”。
這幾個字仿佛帶著某種魔力,瞬間驅散了他腦中的部分混沌。
更多的碎片隨之湧現,雖然依舊模糊,卻勾勒出一個驚人的輪廓:一種利用特殊固態材料儲存和釋放氫能的技術,能量密度達到現有鋰電池的五到十倍!充電速度極快,原料來源近乎無限水!),而且,本質上是物理儲能,安全性遠高於化學性質活躍的鋰電池……
沒有細節,沒有具體的材料配方,沒有工藝路線。隻有一個充滿誘惑力的方向和它所能帶來的、足以顛覆整個產業的宏偉藍圖。
“呃……”一聲壓抑的痛哼從喉嚨深處溢出,大腦傳來一陣劇烈的、如同被針紮般的刺痛,警告他已達極限。
林燁猛地睜開眼睛,從那種近乎虛脫的沉浸狀態中掙脫出來。他大口大口地喘著氣,胸膛劇烈起伏,額前的頭發已被汗水打濕,黏在皮膚上,整個人像是剛從水裡撈出來。
他靠在椅背上,緩了好幾分鐘,劇烈的心跳和腦海的刺痛感才稍稍平複。疲憊如同潮水般湧遍全身,他現在連動一根手指都覺得費力。
但那雙因為消耗過度而布滿血絲的眼睛裡,卻燃燒著近乎狂熱的火焰。
他掙紮著坐直身體,手臂因為脫力而微微顫抖。他抓過桌麵上的一疊便簽紙和一支鉛筆——在思考極度重要的技術問題時,他更喜歡這種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
筆尖落在紙上,發出沙沙的聲響。他憑借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留下的深刻印象,開始勾勒。
先是寫下了核心名稱:固態氫電池。
然後在下麵劃出幾個分支:
·核心優勢:能量密度510x)、安全性固態,規避鋰枝晶)、環保排放物為水)、資源氫來源廣泛)。
·關鍵挑戰推測):固態電解質材料離子電導率?穩定性?)、氫的儲存與釋放效率、電極電解質界麵阻抗、工作溫度區間、成本……
·潛在技術路線模糊):複合固態電解質?納米多孔儲氫材料?……
他寫得很快,字跡有些潦草,線條也略顯淩亂。這不是一份嚴謹的技術文檔,更像是一個天才在捕捉到靈感瞬間的瘋狂塗鴉。但每一個關鍵詞,都指向一個截然不同的技術方向,一個足以讓現有能源領域地震的潛在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