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閣下:
當此太原城破、烽火噬城之際,我執筆於指揮部殘垣之下,窗外已聞八路軍衝鋒號角,此信當為絕筆。
自受命鎮守晉省以來,我深知晉省重要,是以夙興夜寐,一日也不敢鬆懈。
然今日卻親手將太原這方戰略要地拱手讓人,辜負天皇陛下重托,有負君之倚仗,此罪萬死難贖。
憶昔布防之時,我以汾河為塹、城牆為盾,在外圍構築三道防線,自謂固若金湯。
然八路軍之狡詐凶悍,遠超預判,敵軍火力之強,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坦克編隊如同洪流,攜雷霆萬鈞之勢,衝擊我軍陣地,我軍拚死抵抗,個個悍不畏死,卻依舊不能炸毀一輛坦克,實在是讓人駭然。
而八路軍的炮擊更是猛烈,千炮齊發,僅僅不到一個小時,就攻入了太原城內。
我軍雖逐街抵抗,終因腹背受敵、彈儘糧絕而潰。此非工事不堅,實乃我低估了對手,亦輕忽了民心向背,致數千帝國將士埋骨於此,我之罪責,罄竹難書。
今太原已失,華北局勢危如累卵,我唯以肺腑之言相告。
八路軍絕非散兵遊勇,其成長速度恐怖絕倫,且善用地形、善聚民心,更有死戰不退之意誌。
君後續布防,務必警惕其火力覆蓋,加強防禦,勿給其襲擾之機。
同時嚴查轄區內民眾動向,切斷其情報來源,此為重中之重。
自投身軍旅,我始終以“為帝國儘忠”為念,今雖戰敗,武士道之魂未滅。
今太原已失,我麾下將士傷亡殆儘,參謀長以下皆戰死殉國。
待此信付郵,我將率殘部發起最後衝鋒,以死謝罪於天皇,謝罪於陣亡將士。
唯願我之犧牲,能為君敲響警鐘,助華北戰局轉危為安。
雖此刻身陷絕境,我仍堅信帝國之榮光未泯。
此生雖敗,然對陛下與大日本帝國之忠誠,可昭日月。
本土尚有百萬將士枕戈待旦,滿洲之根基仍在,隻要諸君吸取教訓,整飭軍備,嚴明軍紀,必能扭轉頹勢。
盼他日諸君揮師南下,重鑄帝國輝煌,屆時若九泉有知,我亦當含笑。
願君保重,願帝國永存。
筱塚義男絕筆”
崗村寧次從頭到尾認認真真讀完了手中的電話。
當看到筱塚義男絕筆六個字之後,他瞬間紅了眼眶,潸然淚下。
筱塚義男算得上是他的摯友,他欣賞筱塚義男,認為這是一位智將,未來帝國元帥必有他的一席之位。
可沒想到,自己如此看重的一員智將,居然就這樣死在了晉省。
“愚蠢!!愚蠢啊!!”
岡村寧次憤怒咆哮。
他憤怒的不是晉省的丟失,讓他憤怒的是筱塚義男的自殺。
太原丟了,隨時可以打回來,可人死了,他又該從哪裡再找來這樣一員大將??
隻是他又很理解筱塚義男。
換位相處,如果他丟失了北平,害得帝國喪師失地,他恐怕也無顏再回故土。
參謀長見岡村寧次如此暴怒,忍不住提醒道:
“司令官閣下,第67師團和關東軍第57師團,以及第37師團,還在晉省鏖戰,是否先讓他們撤退?”
“呼!”
岡村寧次深深呼吸了兩口,重新恢複冷靜。
想到在陽泉陷入八路軍圍攻的第67師團,岡村寧次下令道:
“讓第67師團回來,讓第57師團繼續南下,讓第37師團立刻不惜一切代價突圍。”
“那太原怎麼辦?”
“太原之事事關重大,八路軍已經成了氣候,想要重新攻占太原,需要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