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的華夏,仍舊在苦難中掙紮。
國軍方麵不斷敗退,領土大麵積丟失。
百姓們逐漸絕望,即便是那些所謂的有識之士,也對華夏的勝利感到渺茫。
就在黑暗即將遮蔽華夏之時,一道撕裂黑暗的驚雷,從華北太行山係的翠屏山區轟然炸響,其聲浪迅速席卷華夏,震蕩世界。
以雷霆擊碎黑暗。
八路軍115師、386旅、129師及新二團等部,合計二十萬將士,於翠屏山地區之黑風洞、馬蹄梁、八仙洞、麻田嶺一線,布下天羅地網,以絕對優勢全殲鬼子精銳之第68、69、70師團,共計十萬之眾!
這個消息如同旋風,瞬間刮遍大江南北。
當消息通過八路軍總部的明碼捷報和敵後交通站的秘密電台傳出時,幾乎所有人都將其視為天方夜譚。
可是當鬼子麵對消息,沉默以對,沒有任何表示的時候,大家開始覺得這件事很有蹊蹺。
當八路軍繳獲的大量鬼子將官佩刀、軍旗、機密文件等物證的出現,全華夏瘋狂了。
這則乍看下去很假,仔細看後更假的消息,居然是真的。
一時間,整個華夏乃至世界,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戰況劇變驚得措手不及,反應各異,卻無不深感震撼。
華夏各大報紙,爭先恐後報道這則消息。
中央日報的總編,在接到通訊社傳來的簡訊時,第一反應是虛假宣傳,甚至打算壓稿不發。
但是當更多消息源確認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後,他直接破防了。
與之相比,新華日報毫無顧忌的沸騰了。
整個報社燈火通明,排版工人連夜趕工,用最大號的鉛字和醒目的紅色油墨,推出了特大喜訊!
“八路軍翠屏山設伏,全殲日寇十萬,創抗戰以來最輝煌戰績!”
社長潘梓年親自撰文,盛讚此役,不吝讚美之詞,各種辭藻全部堆砌在這場大戰之上。
“不僅粉碎了鬼子侵占華夏的幻想,更展現了華夏團結抗戰的偉大力量,是敵後戰場的空前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輝煌篇章!”
報紙一經發售,立刻吸引了華夏所有人的注意力。
山城街頭,報童揮舞著號外,喊啞了嗓子,民眾爭相傳閱,臉上洋溢著難以置信的喜悅與自豪。
壓抑在他們心頭的那朵濃重烏雲,終於開始散開了。
一抹陽光灑在心間,華夏有希望了。
大公報速來嚴謹。
總編輯胡政之召集骨乾記者,多方核實,在確認基本戰果無誤後,發表了長篇社評——論翠屏山大捷。
文中既高度評價此役的軍事意義,也深刻剖析其政治影響。
“戰術之精妙,火力之猛烈,戰果之巨大,實為抗戰以來所僅見,足以載入世界軍事史冊!”
“此役證明,敵後戰場並非疥癬之疾,實可斷敵咽喉。國人應摒棄歧見,共紓國難!”
字裡行間,充滿了理性的振奮與對團結的呼喚。
整個華夏的輿論場,因翠屏山一役,經曆了一場從極度懷疑到不得不信,再到舉國振奮的劇烈地震。
.......
山城。
總統官邸。
常凱申手持侍從室呈上的詳細戰報,久久不語。
久久不語。窗外是重慶慣有的濃霧,而此刻他心中的迷霧更重。
他反複審視著電文上的報文。
“殲敵十萬”、“繳獲無算”、“鬼子三個師團建製被全殲。”
這些數字無一不在敲打著他的心間,讓他的一顆心不斷的往下沉。
“娘希匹!”
他終於放下電文,對身旁的何應欽、陳誠等心腹大員開口。
“數日不見,八路軍戰力竟然增長至此。”
“他們是從哪弄來的支援?毛熊?還是漂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