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李雲龍帶領二十萬大軍,從北平南下,一路打到徐州,終於遇到了鬼子的抵抗。
自古彭城列九州,龍爭虎鬥幾千秋。
徐州,這座坐落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古城,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它北扼齊魯,南控江淮,西接中原,東臨黃海,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鬼子在華中重鎮武漢失守、畑俊六斃命後,如同被斬斷一臂的野獸,驚恐之餘,將全部的希望押在了徐州這道最後的華東屏障上。
他們深知,若徐州再失,則華東門戶洞開,八路軍便可長驅直入,直逼上海。
鬼子新任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土橋一次逸大將,親自坐鎮徐州。
他麾下集結了十萬大軍,利用徐州外圍的丘陵、河流、村落,精心布置了一條東起邳縣、碾莊,西至楊山、黃口,綿延近百裡的一字長蛇陣。
正所謂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皆至。
這條防線縱深極大,以鐵路和公路為軸心,依托韓莊、台兒莊、賈汪等舊有國防工事節點,構築了大量相互支援的碉堡群、反坦克壕、雷區和鐵絲網。
土橋一次的意圖很明確,他就是要以空間換時間,通過綿亙的防線最大限度地消耗和遲滯八路軍的進攻鋒芒,等待國內許諾的更多增援。
李雲龍深知徐州的重要性,不敢擅自決斷,隻能不斷偵查徐州附近的情報,同時向總部求援。
總指揮縱觀全局,明白徐州會戰的重要,決定親自奔赴徐州前線,發動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役。
守江先守淮,守淮必守徐。
徐州會戰,將決定未來戰爭的走向。
三日後,總指揮抵達前線指揮部。
李雲龍將指揮部設置在徐州以北約三十公裡的利國驛。
這裡曾是台兒莊戰役時的後勤樞紐,如今再次成為了大戰的神經中樞。
指揮部裡燈火通明,巨大的沙盤上,鬼子的一字長蛇陣清晰可見。
“總指揮,看來鬼子是學乖了,不跟咱們玩野戰,改玩烏龜陣了。”孔捷指著沙盤說道。
總指揮眯著眼睛盯著那條蜿蜒的防線,微微一笑:
“一字長蛇陣?打蛇打七寸!我倒要看看,是它的蛇陣硬,還是咱們的鐵拳硬!”
“鬼子擺出這個長蛇陣,看似綿密,實則兵力分散,缺乏足夠的戰略預備隊。”
“其核心在於依托交通線進行快速支援。”
“咱們若想破除他們這個一字長蛇陣,就不能硬碰硬地去啃每一個據點。”
“傷其五指不如斷其一指,我軍集中全力進攻一點,從而突破鬼子的防線,徹底打開淮海會戰的局麵。”
“總指揮想要進攻哪個地方?”孔捷詢問。
總指揮手指點在沙盤上蛇陣的七寸位置,宿縣。
“這裡是津浦線上的重要節點,也是鬼子防線結合部相對薄弱之處,更是鬼子的後勤補給處。”
“若能奪取宿縣,可以迅速切斷金陵和徐州的聯係,從而將鬼子分為南北兩部,讓鬼子首尾不能相顧。”
孔捷皺眉。
“可是這裡位於鬼子的後方,我軍很難迅速穿插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