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
仲宮鎮。
方和站在前沿指揮所裡,凝視著遠處的濟南城廓。
“總指揮,最新偵察報告。”參謀長遞上一份文件。
“阪本孝健將主力部署在東線的茂嶺山、硯池山,西線的白馬山、臘山,以及南線的千佛山、馬鞍山。”
“總兵力約十七萬人,配備重炮五百餘門,坦克四十輛。”
方和的目光在地圖上緩緩移動。
濟南城地勢險要,南倚泰山餘脈,北臨黃河天險,自古就是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
鬼子充分利用了這一地理優勢,在城外製高點上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
“鬼子倒是很狡猾,在各處製高點,都有火炮部署,相互支援。”
“可惜的是,時代不同了。”
此時,在濟南城內的鬼子司令部裡,氣氛同樣凝重。
阪本孝健站在軍事地圖前,眉頭緊鎖。
這位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的將領,素以善於防守著稱。
他特意將最精銳的第114師團部署在城東的茂嶺山、硯池山一線,因為這裡不僅是濟南的製高點,更是通往城區的咽喉要道。
“茂嶺山就是濟南的鎖鑰。”
阪本對身邊的參謀們說,“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隻要守住這裡,支那軍就休想踏進濟南城半步。”
他轉身望向窗外,夕陽的餘暉將這座城市染成了血色。
“命令各部,立即進入戰備狀態。”
“我們要讓濟南成為支那軍的墳墓。”
雙方在戰前不斷部署,都希望能將對方一擊致命。
淩晨,五點。
“轟隆隆!”
炮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東線戰場上,方正親自指揮的指揮的東集團率先向茂嶺山發起猛攻。
這座海拔300米的山頭已經被鬼子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堡壘。
明碉暗堡星羅棋布,鐵絲網和雷區層層密布,山腰處還隱藏著數十門火炮。
方正冷著臉,說道:
“開炮!”
一聲令下,數百門火炮同時怒吼。
茂嶺山被火光和硝煙籠罩。但鬼子的工事異常堅固,首輪炮擊收效甚微。
第25師73團擔任主攻。
團長王學文親率突擊隊,冒著槍林彈雨向山頂衝擊。
鬼子躲在堅固的工事裡,用密集的火力封鎖每一條通路。
“爆破組,上!”王吉文嘶啞著嗓子喊道。
戰士們扛著火箭彈,抱著炸藥包,一個接一個地衝向碉堡,許多人倒在半路上,但後續的戰士仍然前仆後繼。
戰鬥最激烈時,雙方在山腰的2號高地反複爭奪13次。
陣地前堆滿了屍體,鮮血染紅了山坡。
直到黃昏時分,73團終於拿下了2號高地,但全團也有不少的傷亡。
另外一邊,硯池山的戰鬥同樣慘烈。
鬼子利用采石場留下的礦洞,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
八路軍不得不逐個洞穴清剿,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代價。
李雲龍指揮的西集團軍同樣遭遇頑強抵抗。
硯池山陣地由鬼子第54師團把守。
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鬼子在山體上開鑿了大量坑道,形成了立體的防禦體係。
“改變戰術!”
李雲龍當機立斷,“用小群多路的戰法,分散敵人火力。”
戰士們三人一組,利用地形掩護,逐步逼近敵軍陣地。
工兵在火力掩護下實施爆破,一點點地蠶食鬼子防線。
而在濟南外圍的商埠區,戰鬥更加殘酷。
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樓房都變成了戰場。
鬼子在樓房間架設了空中走廊,形成了立體交叉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