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天晚上,木屋裡頭的氣氛跟往常不太一樣。沒了往常吃完飯後的說笑,大家都悶著頭,眼睛時不時就往王超攤在木板上的那張紙瞟——上麵畫著那個從洞口岩壁上臨摹下來的歪扭箭頭。
蔣甜甜也感覺到大人們有心事,乖乖地靠在聶思思身邊,擺弄著她那個陶杯,不敢吵鬨。
最後還是陳威憋不住了,撓著頭說:“超哥,那洞裡頭……到底有啥啊?咱真不進去瞅瞅?萬一是啥寶貝呢?”他腦子裡大概已經演上了發現海盜寶藏的戲碼。
王超沒直接回答,反而看向李娜:“李娜,你怎麼看?”
李娜用匕首輕輕撥弄著火塘裡的炭塊,火光映得她臉色明暗不定:“洞口有暗流,裡麵情況不明。光線不足是最大的問題,我們隻有一個手電筒。而且,岩壁上的記號年代久遠,刻記號的人是死是活?為什麼刻?洞裡有沒有他留下的‘東西’——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未知數。”她頓了頓,加重語氣,“貿然進去,太冒險。”
聶思思也小聲附和:“娜姐說得對,咱們現在日子剛安穩點,可不能……不能再出岔子了。”她想起自己前些天生病的難受勁兒,還心有餘悸。
王超點點頭,他心裡的天平其實早就傾向了謹慎這一邊。他拿過那張紙,用手指點了點那個箭頭:“這個洞,肯定得探。但不是現在。咱們得像過日子一樣,一步一步來。”
他掰著手指頭算給大家聽:“第一,眼看天氣一天比一天涼,過冬是頭等大事。咱們的熏肉、鹹魚是夠了,但柴火夠不夠燒一個冬天?屋頂的茅草夠不夠厚?萬一碰上大雪壓頂怎麼辦?這些都得提前準備,加固。”
“第二,探洞需要家夥。光靠一個手電筒不夠,得做幾個火把備用,還得有長繩子捆腰上,防止被暗流衝走或者在裡麵迷路。最好……嗯,要是能把那個簡易潛水裝備再改進改進,說不定能用上。”
“第三,”王超指了指西邊,“咱們家門口還不清淨呢。那野豬群是消停了,可日誌上說的那個山穀,還有昨天遠處那聲吼,都還是疙瘩。不能光盯著遠處的洞,忘了身邊的險。”
這麼一分析,陳威也冷靜下來了,咂咂嘴:“也是,飯得一口一口吃。那……咱們接下來咋辦?”
直播間裡,觀眾們聽著王超的分析,也紛紛點頭:
“超哥冷靜!分析得在理!”
“確實,冬天快來了,家底得攢厚實點。”
“探洞不是旅遊,準備工作必須做足。”
“支持!先穩紮穩打,把冬天熬過去再說。”
王超一拍大腿:“明天開始,兵分兩路!李娜,你心思細,帶著思思和甜甜,主要負責家裡這一攤。清點咱們所有的柴火,不夠就去砍;檢查屋頂,該加草加草;再把咱們的過冬食物——熏肉、鹹魚、芋頭、乾菜,都歸置好,看看還缺啥。我和陳威,明天再去那個洞穴附近轉轉,不進去,就在外圍,看看能不能找到點其他線索,比如有沒有彆的入口,或者觀察一下潮汐對洞口的影響。”
這個安排穩妥周到,大家都沒意見。
第六十一天,天色有些陰沉,像是要下雨。兩撥人馬按計劃行動。
李娜帶著聶思思和蔣甜甜,開始像倉鼠過冬一樣盤點家當。柴火棚裡的木柴堆得挺高,但李娜估摸了一下漫長的冬天,還是覺得不保險。“還得再囤點,特彆是耐燒的硬木。”她帶著聶思思,拿著斧頭在營地附近又砍了些枯樹枝回來。蔣甜甜則拿著小掃帚,像模像樣地幫著清掃棚子。
聶思思則把儲存食物的幾個大陶缸和籃子都打開檢查了一遍,熏肉油光鋥亮,鹹魚乾硬適度,芋頭也保存得很好。她心裡盤算著,是不是再曬點魚乾,或者試試用新陶罐醃點酸菜?
王超和陳威則再次駕船來到了東北角的洞穴附近。這次他們離洞口更遠一些,找了個能觀察到洞口又相對隱蔽的礁石區停了下來。
王超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洞口上方和兩側的岩壁,看有沒有其他小路或者裂縫。陳威則注意著海水的漲落,記錄洞口被海水淹沒的程度隨時間的變化。
觀察了大半天,並沒有發現其他明顯的入口。但王超注意到,在洞口側上方的一片藤蔓後麵,岩壁的顏色似乎有些不同,但距離太遠,看不真切。而潮汐的影響也很明顯,漲潮時,洞口能被淹沒一小半,退潮時,才會完全露出來。
“看來要進洞,最好選退潮的時候。”王超記下了這個關鍵信息。
下午,兩撥人回到營地交流情況。家裡物資充足,但仍需補充;洞穴神秘依舊,進洞的最佳時機初步確定。
王超總結道:“未來一段時間,咱們的重點就是兩件事:第一,全力備戰過冬,把家弄得固若金湯,糧食柴火囤得足足的。第二,為探洞做充分準備,做火把,搓長繩,研究潮汐規律。等咱們安穩過了冬,開春後,準備萬全了,再去會會那個洞!”
這個務實又充滿前瞻性的計劃,讓大家都有了明確的目標。第六十一天,在冷靜的規劃和積極的準備中度過。生存,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第六十一章完)
喜歡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