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希望回響
維度亂流的撕扯感再次襲來,但比之前“虛空同調”和強製排斥要輕微許多,仿佛六棱柱在多次撕裂空間後,也積累了些許經驗,或者說,王超自身對秩序之力的掌控更為精進,形成了一層微弱的自我保護。
這次的空間跳躍時間似乎格外漫長。混亂的色彩與扭曲的規則光影在感知中飛速流逝,王超緊守心神,全部意念都集中在六棱柱指引的那個模糊方向上,集中在“希望回響”這個充滿誘惑與未知的名字上。
不知過了多久,前方混亂的色塊逐漸趨於某種……秩序?它們開始彙聚、旋轉,形成了一片緩慢流淌的、散發著柔和乳白色光暈的星雲背景。一種難以言喻的、混合著無數細微聲音的“回響”,開始隱隱約約地傳入他的意識。
那不是具體的話語,而是億萬種不同頻率、不同情感的意念碎片交織成的宏大樂章。有祈禱,有低語,有歡呼,有哭泣,有探索的渴望,有歸家的思念……它們來自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文明,卻在此處奇妙地共鳴、回蕩。
【接近目標區域……檢測到高強度、複合型信息能量糾纏場……特征匹配:‘希望回響’數據庫記錄殘缺)……】
【警告!場域結構極其複雜且不穩定,存在信息過載及意識同化風險!】
六棱柱傳來斷斷續續的警示,但王超能感覺到,柱體本身對這片區域卻流露出一種近乎“回家”般的親切與共鳴。
終於,空間跳躍的慣性徹底消失。他脫離了維度亂流,真正進入了這片傳說中的星域。
眼前的景象,讓他瞬間屏住了呼吸。
這裡沒有恒星,沒有行星,甚至沒有常規意義上的物質。整個空間,都是由無邊無際的、流淌著的乳白色光暈構成。這些光暈並非均勻分布,而是凝聚成無數條粗細不一、緩緩流動的“光之河”。每一條“光之河”中,都蘊含著海量的、閃爍著的信息碎片和微弱的情感波動,它們彼此碰撞、交融,發出那令人心旌搖曳的“回響”。
而在所有“光之河”的源頭與交彙處,懸浮著一個無法用大小來形容的、由純粹信息與概念構成的……“結構體”。
它並非實體,更像是一個不斷自我更新、自我演化的巨大思維模型,一個活著的圖書館,一個文明的集體潛意識海洋!無數文明的曆史、知識、藝術、情感、乃至最終的遺言,都如同飛蛾撲火般,彙聚於此,在此地永恒地回響、沉澱!
這裡,就是“希望回響”!一個由秩序側文明在覆滅或麵臨絕境時,將其最精華的文明信息發射至此,所形成的、跨越時空的文明紀念碑與知識庫!
王超懸浮在一條“光之河”的邊緣,感受著那浩瀚無垠的信息海洋衝刷著自己的意識。他仿佛能聽到某個科技文明對終極理論的探討,能感受到某個藝術文明創作出的撼動靈魂的樂章,能目睹某個探險文明首次踏上異星時的激動與恐懼……
信息過載的風險確實存在,若非他精神力經過多次錘煉,又有六棱柱庇護,恐怕瞬間就會被這無儘的回響同化,迷失自我。
他嘗試著收斂心神,將意識聚焦於六棱柱。柱體在這裡異常活躍,星輝與周圍的乳白光暈水乳交融,仿佛在主動汲取、理解著這片海洋中蘊含的秩序側知識。
“尋找……關於‘起源方碑’……關於‘鑰匙’歸途的信息……”王超向六棱柱傳遞出明確的指令。
六棱柱光芒流轉,如同一個精準的探針,開始引導他的意識,向著信息海洋的某個特定“層麵”沉去。
無數的信息碎片如同快進的影像般閃過。他看到了“守望者”文明發射“淨化之種”的決絕,看到了“斷箭”文明進行“量子回溯”的悲壯,看到了更多他甚至無法理解形態的文明,在“收割”陰影下做出的最後努力……
終於,在信息海洋的極深處,一片相對穩定、散發著與六棱柱同源卻更加古老波動的“區域”被鎖定。
那裡的信息不再碎片化,而是凝聚成一道道完整的信息流。其中一道最為凝實的信息流,如同等待了億萬年,主動迎向了王超的意識。
沒有語言,隻有直接的意念傳承:
“後來者,‘鑰匙’的持有者,你終於抵達此地。”
“此乃‘先驅者’文明留於‘回響’之最終記錄。”
“‘起源方碑’,並非創造之物,乃是發現。其為秩序本源於多元宇宙之‘投影’或‘錨點’,維係著存在與虛無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