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熵增荒原
穿過連接“法則之森”的通道,一股難以言喻的“疲憊”感瞬間包裹了王超。並非身體或精神的疲憊,而是一種仿佛源自萬物本質的、不可逆轉的“衰竭”之意。
眼前的景象,讓剛剛經曆過法則狂暴衝擊的他,感受到另一種層麵的死寂。
這裡被稱為“熵增荒原”,名副其實。
沒有星辰,沒有星雲,甚至沒有明顯的光源。整個空間彌漫著一種黯淡的、仿佛連光線都被消耗殆儘的灰蒙蒙的輝光。視野所及,是無窮無儘、緩慢飄蕩的宇宙塵埃,這些塵埃並非活躍,而是如同燃儘的灰燼,帶著一種永恒的惰性。
遠處,偶爾能看到一些星球的殘骸,但它們並非“破碎星環”那種激烈碰撞後的碎片,而是如同被時間遺忘的、徹底冷卻、僵死的巨石,表麵沒有任何活動跡象,連最基本的放射性衰變都似乎停滯——並非因為時間靜止,而是因為所有可用於衰變的“活性”都已被耗儘。
空間本身也帶著一種粘滯感,仿佛宇宙膨脹到了儘頭,連時空都失去了彈性,變得鬆弛而無力。在這裡,王超感覺自身的能量循環都變得遲緩,思維仿佛蒙上了一層薄紗,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倦怠感不斷誘惑著他——停下吧,休息吧,一切都將歸於這永恒的平靜,何必掙紮?
【進入第四試煉星域:‘熵增荒原’。】
【警告!檢測到超高背景熵環境。該區域物理常數趨向熱寂終點,能量自發耗散速率急劇提升,信息結構趨於瓦解。】
【危險:能量枯竭、意識渙散、被同化為荒原背景‘惰性’的一部分。】
【提示:維持自身‘低熵狀態’是存活關鍵。任何形式的能量外放或劇烈活動都將加速你的衰亡。】
六棱柱傳來的信息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沉重。即便是經過前三重試煉錘煉、剛剛又吸收了部分法則本源的王超,也能清晰地感覺到,自身的力量正在以一種緩慢卻堅定的速度被這片荒原“稀釋”、“消耗”。就像一塊投入死水的方糖,最終隻會徹底溶解,同化為死水的一部分。
他嘗試調動一絲秩序之力,光芒剛離體不遠,就迅速黯淡、消散,效果百不存一,消耗卻遠超正常空間。在這裡,連“秩序”本身似乎都難以長久維持,會被無處不在的熵增所侵蝕。
不能停留,必須儘快穿越!
他辨認了一下方向——在這片連空間感都變得模糊的荒原中,方向本身也成了一種奢侈。隻能依靠六棱柱那微弱卻堅定的、指向“秩序之源海”的共鳴指引。
他開始向前“行走”。並非飛行,飛行消耗的能量太大。他如同一個在無儘沙漠中跋涉的旅人,每一步都腳踏實地雖然腳下隻是虛無),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損耗,將自身存在維持在最“經濟”的狀態。
旅程枯燥而壓抑。四周是永恒不變的灰燼塵埃和死寂星球。時間感徹底混亂,或許隻過了一瞬,又或許已過去了千年。那種誘人放棄的“倦怠感”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他的意誌。他看到了許多被“惰化”的痕跡——一些闖入此地的星艦殘骸,它們並非損毀,而是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靈魂,徹底化為了與荒原背景融為一體的、冰冷的雕塑;甚至還有一些模糊的、仿佛能量生命體的殘留印記,它們也最終沒能抵抗住熵增的侵蝕,意識渙散,結構瓦解,成為了這死寂的一部分。
這些都是失敗者的墓碑,無聲地警示著後來的闖入者。
王超緊守心神,將“秩序之錨”的特性內斂到極致,如同在體內點燃一盞微弱的、卻絕不熄滅的燈。他回憶著珊瑚城的喧囂,回憶著夥伴們的麵容,回憶著一次次在絕境中掙紮求生的經曆,用這些鮮活的、充滿“活性”的記憶,對抗著外界無處不在的“死寂”誘惑。
他甚至開始主動“回憶”並“理解”在“法則之森”中獲得的本源感悟,那些關於宇宙運行的基本規律。他意識到,熵增並非敵人,而是宇宙的一種固有趨勢。對抗它並非要逆轉它那不可能),而是要理解它,並在其規則下,找到維持自身低熵狀態的“方法”。
他不再將秩序之力視為與外界對抗的武器,而是將其作為維係自身內部“小宇宙”穩定與活力的“內核”。他引導著力量,在體內構建出更高效、更不易耗散的能量循環模型,如同在寒風中緊緊裹住自己的衣襟,減少熱量的流失。
這種做法收效甚微,卻讓他在這片絕望的荒原中,找到了一絲主動,而非完全的被動承受。
不知“行走”了多久,就在他感覺自身的“活性”也即將被磨滅到臨界點,意識開始有些模糊的時候,前方灰蒙蒙的視野中,出現了一點……異樣的光芒?
那並非恒星的光芒,也不是能量爆發的閃光,而是一種極其微弱、卻異常穩定的、仿佛由純粹“信息”或者說“低熵結構”本身散發出的輝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精神一振,努力向著那光芒的方向前進。
隨著靠近,那光芒的源頭逐漸清晰——那並非實體,而是一個懸浮在荒原中的、由無數複雜幾何符號與流動數據構成的、不斷自我演算的低熵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