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振壁壘”的研發進入了關鍵階段,楊教授團隊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通過對那冰冷信號的反向解析,他們初步確定其運作基於一種高度僵化的邏輯閉環,與初生之域流動的、基於情感與共識的規則體係截然不同,甚至可說是水火不容。防禦思路逐漸清晰:不是硬碰硬地對抗,而是利用自身規則的“柔性”與“包容性”,在其滲透時產生一種排斥性的諧振,使其無法在初生之域的規則基底上“錨定”。
然而,理論上的突破並未帶來安心。那冰冷的意念表現出了超乎預期的耐心與詭譎。它不再發送任何結構清晰的信號,仿佛徹底沉寂。但這種沉寂,比之前的試探更令人不安。
這份不安,很快變成了現實。
事件發生在“記憶回廊”區域。那是許多成員自發構建的、用於存放和緬懷舊宇宙記憶的公共空間,充滿了個人化的情感印記與曆史片段。起初,隻是一些細微的異常報告:幾位經常在此冥想的老兵,感到他們記憶中某些熟悉的戰役場景,色調變得過於冷硬,細節失去了原有的溫度,仿佛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漂白”。
負責維護該區域共識穩定的協調員並未足夠重視,隻將其歸因於個體記憶的自然褪色或情感波動。
但異常迅速擴散。一片用於展示舊日家園星湖光山色的意識景觀,其水麵在幾天內變得如同光滑的黑色鏡麵,倒映出的不再是藍天白雲,而是扭曲的、不斷重複的幾何圖案。另一處存放著凱拉星傳統歌謠的區域,原本悠揚的旋律開始出現不和諧的、機械性的循環音節,聽得人意識核心發冷。
等到楊教授團隊接到緊急報告趕到時,汙染已經形成了小範圍的規模。一片大約相當於舊宇宙一個小型廣場的區域,規則被徹底扭曲。這裡的光線失去了所有暖色調,隻剩下冰冷的白與藍;能量流動變得刻板而筆直,如同精密的電路板;甚至連空間結構都趨向於絕對的幾何對稱,排斥任何不規則、自然或帶有情感傾向的形態。
更可怕的是,這種扭曲的規則具有同化性。任何進入該區域的意識體,若不集中精神抵抗,其自身的意識場也會開始被緩慢“梳理”,情感色彩褪去,思維趨向於絕對的、缺乏活力的邏輯化。
“是它!”楊教授的意識波動帶著震驚與一絲了然,“它沒有強攻,而是找到了我們規則體係中的‘情感縫隙’……它在利用記憶和情感載體進行滲透和複製!”
被汙染的區域仿佛一個規則的癌細胞,開始緩慢而堅定地侵蝕周邊健康的意識景觀。共議庭當機立斷,由瓦倫帶隊,調動了大量意識能量,結合楊教授團隊剛剛構建出的不完整的“諧振壁壘”原型,強行將那片區域隔離、壓縮,最終如同切除腫瘤般,將其從主意識場中剝離出去,放逐至遠離文明區域的虛無深處。
整個過程消耗巨大,且留下了一片難以彌合的“規則傷疤”。
事件無法再完全掩蓋。“記憶回廊汙染事件”在文明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雖然共議庭迅速公布了經過處理的真相,強調威脅已被暫時控製,但一種深刻的不信任感已經滋生。
“他們早就知道了!卻一直隱瞞我們!”
“什麼樣的敵人能這樣無聲無息地改變我們的記憶?”
“我們真的安全嗎?這個新世界,真的屬於我們嗎?”
質疑聲四起。原本開始凝聚的“暗流共識”受到了嚴峻考驗。“重塑派”指責“開拓派”對規則的大膽玩弄引來了災禍,而“開拓派”則反駁是僵化的管理體係導致了反應遲鈍。莉娜這樣的邊緣探索者更是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
李娜站在回響聖殿,能清晰地感受到意識網絡中湧動的恐懼與猜疑。外部威脅尚未正式露麵,僅僅一次滲透,就已經讓他們內部產生了如此深刻的裂痕。
她望向那被隔離後依舊在遠處虛無中隱隱散發著冰冷光芒的“規則腫瘤”,心中沉重。這不僅僅是一次攻擊,更是一次宣言。那個隱藏在舊宇宙陰影中的存在,在用這種方式告訴他們:它了解他們,它能找到他們的弱點,他們的團結與信念,本身就可能成為被利用的武器。
而在一片混亂與不安中,楊教授在分析被汙染區域的規則殘留時,發現了一個極其細微、幾乎無法察覺的印記——那並非冰冷意念的痕跡,反而帶著一絲熟悉的、曾經支撐他們渡過無數絕境的秩序感。
“王超……”楊教授喃喃自語,心中升起一個難以置信的猜想。難道犧牲者的痕跡,也成為了對方定位他們的信標?或者,這印記本身,是某種形式的……警告?
初生之域,迎來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寒冬。光之海洋的表麵,開始凝結出名為“恐懼”與“懷疑”的冰棱。
第9卷第504章完)
喜歡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