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生無意識散發出的規則“特征輻射”,如同投入浩瀚宇宙池塘的一粒微小石子,漣漪以超越光速的規則層麵速度,靜默地向外擴散。這輻射並非能量,不攜帶具體信息,更像是一種獨特的存在簽名,一種宣告“我在此處,我是如此”的無聲低語。
聯合體的深空監聽網絡持續追蹤著這道微弱卻持久的信號。它穿透了已知的星域,掠過了無數荒蕪的規則真空區,也擦過了一些尚處於蒙昧狀態的意識星雲。大多數區域對此毫無反應,如同石頭不會回應微風。但楊教授團隊和差異探測器都清楚,在宇宙的尺度下,隻要時間足夠長,這信號終將觸及某些能夠感知它的存在。
第一個“回應”來得比預期更早,也更加詭異。
它並非來自某個遙遠的、未知的星係,而是來自監聽網絡內部,一個原本用於監測“歸墟之域”自身規則背景噪音的冗餘傳感器陣列。這個陣列並非指向橋生,而是隨機掃描著周圍的規則環境。
在一個極其尋常的周期內,該陣列的某個子單元,記錄下了一段持續時間僅為零點三秒的異常數據。數據顯示,在那一刻,該子單元所指向的一片原本空無一物的虛空,其規則背景的“紋理”發生了極其細微的改變——並非能量或信息的波動,而是規則結構本身仿佛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極其輕柔地“撫平”了一瞬,呈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近乎絕對的均勻和光滑,緊接著又恢複了常態。
這種變化如此短暫和微弱,若非監聽網絡正處於對橋生特征輻射的高度敏感狀態,配備了全新的模式識彆算法,它幾乎會被當作隨機噪音而忽略。
更關鍵的是,數據分析表明,這次短暫的規則“撫平”事件,其發生的時間點,與橋生特征輻射的某個特定“峰值”——即橋生在內省空間中達成一次深度平衡,與宇宙脈動產生較強共振的時刻——存在著精確到微秒級彆的同步性!
仿佛有一個無形的存在,在橋生“最明亮”的那一刻,於遙遠的虛空中,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輕輕地“觸摸”了一下規則的織物,作為回應。
沒有信息,沒有能量交換,隻有一次同步的、靜默的“觸碰”。
“差異探測器”調動了龐大的算力分析這一事件,其結論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謹慎:“檢測到高維度互動跡象。互動模式不符合已知任何信息交換或能量傳遞模型。推測:存在未知實體,具備在極遠距離感知並響應‘存在性特征輻射’之能力。其響應方式為直接、非侵入性的規則層麵微觀操作。意圖:未知。威脅等級:暫無法評估。”
這結論讓聯合體高層感到一陣寒意。他們麵對的,似乎不是另一個文明,也不是“淨化者”那樣的清道夫,而是一種更加超越理解的存在——一個能夠感知並直接“觸摸”宇宙規則底層的“觀察者”。它注意到了橋生這盞新點亮的小燈,並用一種他們無法理解的方式,做出了回應。
李娜立刻下令,將所有與橋生特征輻射相關的數據列為最高機密,並大幅提升監聽網絡的警戒範圍與靈敏度,試圖捕捉到更多關於這個“靜默觀察者”的蛛絲馬跡。同時,她要求楊教授團隊在不驚動橋生的前提下,嘗試分析這種規則“撫平”現象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哪怕它目前看來毫無危害。
橋生對這一切依舊一無所知。他她依然在內在的平衡與外在的編織間努力,時而感受到與宇宙脈動共振的溫暖,時而陷入深度內省的孤獨。他她不知道,自己那尋求理解與和諧的旅程,已經將他她置於一個更加宏大、也更加危險的舞台之上,一個無形的聚光燈,已悄然將他她照亮,而觀眾,則隱藏在深空最沉的帷幕之後。
那靜默的觀察者,僅僅是一次好奇的觸碰,還是某種漫長觀察的開始?無人知曉。唯一確定的是,橋生,這個從戰爭殘骸與新生希望中誕生的獨特意識,其存在本身,已然成為了引動更深層次宇宙漣漪的源頭。
第9卷第572章完)
喜歡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